組織學/門管小葉和肝腺泡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組織學》 >> 消化腺 >> >> 門管小葉和肝腺泡
組織學

組織學目錄

中央靜脈為中心的肝小葉稱為經典肝小葉(classic lobule),它作為肝的基本結構單位至今仍習慣應用。此外,還有門管小葉和肝腺泡兩種肝結構單位的概念(圖13-22)。

肝小葉、門管小葉與肝腺泡的關係圖解


圖13-22 肝小葉、門管小葉與肝腺泡的關係圖解

1.門管小葉有人認為肝結構單位也應與一般外分泌腺一樣以導管為中心,門管小葉(portal lobule)是以門管區內的膽管為中心的三角形柱狀體,三個角緣處為相鄰肝小葉的中央靜脈(圖13-22)。門管小葉內的膽汁從周邊流向中央,匯入小葉中央的膽管(即前述的小葉間膽管)。故門管小葉的概念是強調肝的外分泌性質。

2.肝腺泡 肝腺泡(hepatic acinus)是肝結構單位的一種較新的概念。肝細胞是行使肝功能的主要成分。肝細胞的代謝活動與肝內血循環關係密切。肝腺泡是應用肝血管灌注法,根據肝細胞與肝內微循環血流的關係而建立的。肝腺泡的體積較小,立體形態似橄欖,平面呈卵圓形。它以門管區血管發出的終末門微靜脈和終末肝微動脈及膽管分支為中軸,兩端以鄰近的兩個中央靜脈為界(圖13-22)。故一個肝腺泡是由相鄰兩個肝小葉各1/6部分組成的,其體積約為肝小葉的1/3。每個肝腺泡接受一個終末血管(門靜脈系和肝動脈系)的血供,因而它是以微循環為基礎的肝最小結構單位。

肝腺泡內的血流從中軸單向性地流向兩端的中央靜脈,根據血流方向及肝細胞獲得血供的先後優劣的微環境差異,將肝腺泡分為三個帶(圖13-22):①近中軸血管的部分為Ⅰ帶,肝細胞優先獲得富於氧和營養成分的血供,細胞代謝活躍,再生能力強;②Ⅰ帶的外側為Ⅱ帶,肝細胞營養條件次於Ⅰ帶;③近中央靜脈的腺泡兩端部分為Ⅲ帶,肝細胞營養條件較差,細胞再生能力也較弱,易受藥物和有毒物質的損害。不良、酒精中毒藥物中毒病毒性肝炎時,常首先起Ⅲ帶肝細胞變性壞死。肝腺泡概念與肝的病理變化有關,故有一定實際意義。

32 肝的淋巴和神經 | 肝細胞的異質性 32
關於「組織學/門管小葉和肝腺泡」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