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樣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粥樣瀉是兒童胰腺功能不全並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候群的一種臨床表現。兒童胰腺功能不全並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候群是由Shwachman1964年報告的,故也稱 Shwachman症候群、Shwachman-Diamond症候群。本徵為先天性胰腺功能不全,同時伴有骨髓造血系統的發育不全。多在2~10個月嬰幼兒發病,有家族性發病傾向,可能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主要由於外分泌功能不足所引起,如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減少或缺乏,表現為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瀉、呈粥樣瀉、脂肪瀉乳糜瀉等。腸道外表現可有體質的發育營養不良,如體態矮小畸形長骨骨骺發育障礙。由於骨髓的發育異常,而表現中性粒細胞的減少,抵抗力下降,而容易並發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竇炎,也可表現貧血血小板的減少。

目錄

粥樣瀉的原因

本病的病理特徵為胰腺的發育不良,主要為外分泌組織發育不良,表現腺泡細胞稀少,而胰島發育正常,胰腺分泌液總量、HCO3-含量正常。同時伴有骨髓粒細胞系發育不良,偶有巨核細胞缺乏,可有骨骼干骺端軟骨發育不良,骺部有局灶性鈣化缺失。

粥樣瀉的診斷

血常規可見中性粒細胞的減少,常<1.5×109/L。血紅蛋白血小板的減少。骨髓像顯示增生低下和血細胞成熟停滯。大便常規呈脂肪瀉樣改變。生化檢查可有各種胰腺消化酶的減少。本病並發肺部感染時,易與胰腺囊性纖維化相混淆,但本病汗腺電解質、氯化物正常以資鑒別。

粥樣瀉的鑒別診斷

本病並發肺部感染時,易與胰腺囊性纖維化相混淆,但本病汗腺電解質、氯化物正常以資鑒別。

血常規可見中性粒細胞的減少,常<1.5×109/L。血紅蛋白血小板的減少。骨髓像顯示增生低下和血細胞成熟停滯。大便常規呈脂肪瀉樣改變。生化檢查可有各種胰腺消化酶的減少。本病並發肺部感染時,易與胰腺囊性纖維化相混淆,但本病汗腺電解質、氯化物正常以資鑒別。

粥樣瀉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治療上應積極給予各種胰酶作替代療法,如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脂肪酶糜蛋白酶等方能維持正常發育。注意預防和控制感染。因骨骼發育不良所致畸形者可試行整形手術。

參看

關於「粥樣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