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下丘腦和垂體疾病
| 醫學電子書 >> 《病理學》 >> 內分泌系統疾病 >> 下丘腦和垂體疾病 |
| 病理學 |
|
|
下丘腦和垂體在解剖與功能上有密切關係。下丘腦與神經垂體實際為一個解剖、功能單位。下丘腦的視上核和室旁核神經細胞的軸突,經漏斗進入神經垂體的神經部(即垂體後葉),該神經細胞合成加壓素(即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及催產素(oxytocin,OT),其分泌顆粒沿軸突運送到神經部,然後釋放。下丘腦結節漏斗核等處的神經細胞,合成多種釋放激素及抑制激素,其分泌顆粒在漏斗處釋放入血,調節腺垂體功能。腺垂體包括遠側部(即垂體前葉)、中間部及結節部。垂體前葉在HE染色切片中可見三種細胞:嗜酸性細胞、嗜鹼性細胞及嫌色細胞。電鏡下,在細胞的胞漿中均可見有或多或少,不同大小的分泌顆粒,用免疫細胞化學方法可將前葉的細胞進一步分為:①促生長素細胞,分泌生長素(GH);②催乳素細胞,分泌催乳素(PRL)。以上兩種細胞多嗜酸性;③促甲狀腺素細胞,分泌促甲狀腺素(TSH);④促性激素細胞,分泌促卵泡素(FSH)及促黃體素(LH);⑤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及促脂解激素(LPH)。第3、4、5種細胞多嗜鹼性。大約有一半的嫌色細胞有稀少的分泌顆粒,另一半不見分泌顆粒,無內分泌功能。中間部及結節部也有一些含分泌顆粒的細胞,其功能尚不太清楚。
出自A+醫學百科 「病理學/下丘腦和垂體疾病」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97%85%E7%90%86%E5%AD%A6/%E4%B8%8B%E4%B8%98%E8%84%91%E5%92%8C%E5%9E%82%E4%BD%93%E7%96%BE%E7%97%85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 關於「病理學/下丘腦和垂體疾病」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 添加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