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狗
A+醫學百科 >> 海狗 |
海狗,也稱海熊、膃肭獸。海狗是生活在海洋里四腳哺乳動物,因其體型象狗,因此得名海狗;由於又有些象 熊,因而又名海熊。其實,海狗與海獅親緣關係很近,都屬於海獅大家族。海狗分為南北兩個屬,北海狗僅海狗Callorhinus ursinus一種。海狗腎為名貴的中藥材,取于海狗的生殖器官。
目錄 |
動物 海狗
俗 名:海熊 膃肭獸
拉丁文名:Arctocephalinae
英 文 名:Fur seal
類屬:哺乳動物,
體長:150厘米~270厘米
肩高:低於50厘米
體重:成年雄性體重約270千克,雌性約50千克
保護級別: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鰭足目,海狗科。
介紹:
海狗Callorhimus ursinus;northern-fur-seal 鰭足目海狗科中比較著名的一種 。雄海狗體長1.9~2.2米,重200~240千克,雌性較雄性小1/2~1/3;毛色為灰棕褐以至褐黑色。多見於太平洋北部的寒帶海域,沿北美西海岸和亞洲東海岸的島嶼分布。海狗有洄遊習性,11月末南下越冬,春季北返。5 月初到太平洋北部小島繁殖,配偶為一雄多雌。雄海狗間為爭奪居處和雌性常相互激烈咬斗,戰敗者被逐到遠離交配群的居處以外。每胎僅產1仔 。海狗7~8歲時才能進行交配。捕食鱈魚和鮭魚 ,也吃海蟹、貝類。白天在近海游弋獵食,夜晚上岸休息。聽覺和嗅覺靈敏。除繁殖期外,無固定棲息場所。海狗已瀕於絕滅,已列為國際保護動物。
海狗-體形
海狗體形像海豹而大,海狗的身體呈紡錘形。頭部圓,吻部短,眼睛較大,有小耳殼,體被剛毛和短而致
密的絨毛,背部呈棕灰色或黑棕色,腹部色淺,四肢呈鰭狀,後肢在水中方向朝後,上陸後則可彎向前方,用四肢緩慢而行。頭略圓,顴骨高,眼大,耳殼甚小,口吻短,旁有長須。四肢均具5趾,趾間有蹼,形成鰭足,尾甚短小。
皮色:海狗整體呈宗灰色或黑棕色,成熟的雄海狗,毛呈很深的褐色,肩部有一些灰色的毛。雌海狗體色較淺,呈灰褐色。頭圓,眼1對,大而圓,無耳殼,口須長,頰鬚剛硬,鼻孔和兩耳均有瓣膜,可自由啟閉。前後肢均具5趾,趾端有爪,趾間有蹼,形成鰭足;前肢較小,後肢大,後鰭足呈扇形。體色隨年齡而異,成體背部灰黃色或蒼灰色,帶有許多棕黑色或灰黑色的斑點;體腹面乳黃色,下領白色少斑。
海狗和海獅、海豹、的辨別特徵:海獅和海狗同屬於海獅科,共有7屬,14種。它們和海豹的差別為:海獅及海狗的鰭狀後肢可朝向前方,所以能夠在陸地上行走,而海豹則不能。
此外,有如小指頭般的耳朵也是海豹所久缺的特徵。因雄性頸部密生漂亮的鬃毛,故名為「海獅科」。
海豹:後肢向後伸,不能前彎,所以無法在陸地直起身來;
海獅:後肢能前彎,因此身體能立起來,可以作表演;
海狗:形似海獅,但體表多毛,也被稱為「毛皮海獅」。
海狗-分布
海狗分布北太平洋,常棲於千島群島一帶,於北緯35°以北的北半球海域 ,偶見於我國的黃海及東海。海狗分為南北兩個屬,北海狗僅海狗Callorhinus ursinus一種,分布於北太平洋沿岸,其毛皮質量佳,我國稱為海龍皮,因此海狗受到大量的捕捉,處於瀕危。南海狗屬Arctocephalus種類較多,分布也比較廣泛,最北到達赤道附近的加拉帕哥斯群島,最南到達南極和亞南極地區,在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南部沿海都能見到。 海狗喜歡群居,全世界大部分的海狗生活在美國阿拉斯加附近的普里比洛夫群島,因此這個群島又有「海狗島」之稱。此外,在靠近堪察加半島的科曼多爾群島。干島群島和薩哈林島附近的小島上,也有一些海狗群居。
海狗-種類
海獅科Otariidae包括5種海獅和8-9種海狗,二者外形大體相似,海獅通常體型略大,而海狗毛皮質量極好,又稱毛皮海獅或者毛皮海豹。海狗亞科分為南北兩個屬,北海狗屬僅北海狗Callorhinus ursinus一種,分布於北太平洋沿岸,由於其毛皮質量佳,因此北海狗受到大量的捕捉,處於瀕危。南海狗Arctocephalus種類較多,分布也比較廣泛,最北到達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島,最南到達南極和亞南極地區,在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南部沿海都能見到。
北海狗屬(Callorhinus)
北海狗(Callorhinus ursinus)
南海狗屬(Arctocephalus)
加拉巴哥海狗(Arctocephalus townsendi)
璜費南德茲島海狗(Arctocephalus philippii)
加拉巴哥海狗(Arctocephalus galapagoensis)
南美海狗(Arctocephalus australis)
亞南極海狗(Arctocephalus tropicalis)
紐西蘭海狗(Arctocephalus forsteri)
南非海狗(Arctocephalus pusillus)
生活習性
捕食鱈魚和鮭魚 ,也吃海蟹、貝類。白天在近海游弋獵食,夜晚上岸休息。聽覺和嗅覺靈敏。除繁殖期外,無固定棲息場所,捕獵一次需走1000千米的路程。
海狗-棲息
海狗有回遊習性,冬春季節,北太平洋各島上的海狗群就紛紛離島向南方回遊,遍布整個北太平洋海上,
有的遠遊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沿岸,有的遠遊到日本中部水域。一到夏季,散居各方的海狗又陸陸續續回遊到北方故鄉進行繁殖。喜曬日光,多集於岩礁和冰雪上,喜群居。捕食鱈魚和鮭魚 ,也吃海蟹、貝類。白天在近海游弋獵食,夜晚上岸休息。聽覺和嗅覺靈敏。除繁殖期外,無固定棲息場所,捕獵一次需走1000千米的路程。海狗妊娠期為11個半日至12個月,每胎產一仔。剛生下的小海狗重約5-6千克,弱小無力,不會游泳。雌海狗每隔3-7天從海里取食回來喂幼仔一次,這樣過了3個月後,小海狗就能單獨下海謀生了。雄海狗可活到25歲,雌性較短。
每年的春末夏初,海狗進入繁殖季節。海狗們陸續返回出生地。先期抵達的雄海狗紛紛搶佔自己的地盤,劃分勢力範圍。一周後,大群的雌海狗擁上岸邊,自由婚配。一般,一頭雄海狗要和15到60頭雌海狗交配。在長達70天的時間裡,雄海狗不吃不喝。每天要和雌海狗交配30次,每次持續15分鐘。雄海狗的體能如此強勁,全靠常年積累的的脂肪。
海狗-腎
異名,膃肭臍 。來源於為海狗的雄性外生殖器。海狗腎藥材來源不一,商品複雜,一般所用進口海狗腎(品
種未定)為乾燥的陰莖及睾丸。陰莖呈長圓柱形,先端較細,長28~32厘米,干縮有不規則的縱溝及凹槽,有一條縱向的筋。外表黃棕色或黃色,雜有褐色斑塊。後端有一長圓形、乾癟的囊狀物,約4×3厘米,或有黃褐色毛。睾丸二枚,扁長圓形,棕褐色,半透明,各有一條細長的輸精管與陰莖末端相連。輸精管黃色、半透明,通常纏繞在陰莖上。副睾皺縮,附在睾丸的一側,乳黃色。以形粗長,質油潤,半透明,無腥臭者為佳。產加拿大、夏威夷群島等地,國產遼寧省。
海狗腎能暖腎壯陽,益精補髓,治虛損勞傷,陽痿精衰,腰膝痿弱。治五勞七傷,真陽衰憊,臍腹冷痛,肢體酸疼,腰背拘急,腳膝緩弱,面色黧黑,肌肉消瘦,目眩耳鳴,口苦舌干,飲食無味,腹中虛鳴,脅下刺痛,夜多異夢,晝少精神,小便滑數,大腸溏泄,時有遺瀝,但是風虛痼冷,皆宜服之。
海狗-現狀
海狗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認定的瀕危動物,加拿大政府採取了強有力的保護措施。近幾年數量大增,加拿大政府為維持生態平衡,每年頒發許可證限量獵殺海狗。捕撈量每年達500餘頭, 少則100餘頭,在該海區的種群資源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過多的捕撈幼獸,致補充世代逐年減少,危及種群延續的能力。保護區成立以後,在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已經對西太平洋海狗的分布、棲息環境、種群結構、生態習性和資源現狀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為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科學依據。與此同時,也保護區內棲息的其他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和經濟魚類資源加強了保護和管理。因此,這個自然保護區的建立除了對保護西太平洋海狗具有特殊的意義外,對於加強遼東灣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海狗-生活習性
海狗是按年齡和性別分批抵達誕生地的。首批到達的是10-15歲的壯年雄海狗,它們一隻只剽悍驍勇,一上海灘,便紛紛把佔地盤。為了爭領土,常常大打出手,各霸一方,不讓其他雄海狗進入,耐心以地等待眾多的雌海狗到來。雌海狗作為第二批是在雄海狗取得領土之後的一個多月,才成群結隊地刪刪趕到,準備」成親」。雄海狗們在海灘上一邊熱烈歡迎,一邊又虎視耽耽。這時的場面熱鬧非凡,眾多的雄海狗拚命地搶「新娘」,誰搶的」新娘」越多,就說明誰的本領越大、越威武。一隻雄海狗可以搶到15-50隻雌海狗,最多的可擁有100多隻,真可謂「妻妾成群」。
雌海狗作為雄海狗的妻妾,並不馬上歡度蜜月,而是把去年懷孕的仔獸產下來,生仔後一星期,才與雄海狗交配,再度受孕。
第3批到達的海狗是「童男童女」,它們均被驅在島上的「光棍」區,過著旁觀者的生活。雄海狗們在奪地盤爭配偶中是是異常勇猛的,但對「妻妾」又非常關心。當「妻妾」產下小海狗以後,雄海狗寸步不離地儘力保護妻妾、子女。
海狗妊娠期為11個半日至12個月,每胎產一仔。剛生下的小海狗重約5-6千克,弱小無力,不會游泳。雌海狗每隔3-7天從海里取食回來喂幼仔一次,這樣過了3個月後,小海狗就能單獨下海謀生了。雄海狗可活到25歲,雌性較短。
每年的春末夏初,海狗進入繁殖季節。海狗們陸續返回出生地。先期抵達的雄海狗紛紛搶佔自己的地盤,劃分勢力範圍。一周後,大群的雌海狗擁上岸邊,自由婚配。一般,一頭雄海狗要和15到60頭雌海狗交配。在長達70天的時間裡,雄海狗不吃不喝。每天要和雌海狗交配30次,每次持續15分鐘。雄海狗的體能如此強勁,全靠常年積累的的脂肪。
北海狗:
北方海狗介紹:
(學名:Callorhinus ursinus),是海獅科的一種,生活在太平洋北部、白令海峽,是體型最大的海狗。
外形:
雄性成年北方海狗長約7英尺,重達六百磅;雌性長約5英尺,重達三百磅。北方海狗幼崽出生時重為10磅左右,4個月大時約為30至35磅。雄性海狗與雌性海狗的區別在於,雌性毛皮顏色較淺,且雄性頸部毛更濃密。新生海狗毛皮呈黑色,並會在一年內轉為與成年海狗相同的灰棕色;其牙齒細小,且必須在持續穩定的撫養下才會繼續生長——即,無論何時停止對新生海狗的撫養,其牙齒便暫停生長。北方海狗是恆溫動物。但由於極地的寒冷氣候,海狗必須藉助其厚厚的皮毛(一年褪一次)及一層約6英寸的皮下脂肪進行保暖。海狗還長有長而敏感的鬍鬚,以此來感知四周是否存在食物或天敵。海狗的另一外形特徵是其鰭狀肢,這使它們得以成為快速而優雅的泳者。成年海狗的鰭狀肢長約1.5英尺,寬約6英寸。海狗的視覺和聽覺都很敏銳,但嗅覺欠佳。這也許是因為其居住地的寒冷氣候限制了氣味的傳播,從而造成其嗅覺退化。
生活環境:
北方海狗生活在太平洋北部。它們每年都會向南遊至加利福尼亞中部海岸,之後再返回北太平洋。這一洄遊過程要用去8個月,途中它們始終與海岸保持至少10英里的距離,從不上岸,無人知曉其中緣由。在不遷徙的時間裡,北方海狗一般棲居在位於阿拉斯加與西伯利亞之間的普利比洛夫群島(Pribilof Islands)及科曼多爾群島。這一區域也生活著海象、鯨、獨角鯨、北極熊、章魚、魷魚、其它種類的鰭足動物,以及品種繁多的鳥類和魚類。其中,有些是海狗的天敵,比如:鯊魚、北極熊、和虎鯨都以海狗為食。但,鰭足動物最大的掠食者還是人類。人們為了獲得它們的毛皮、肉、或油脂而獵殺它們,即使在大多數地區這是違反法律的。
活動:
北方海狗在陸地上前行及游泳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它們十分擅長游泳,出生不久後,便能以每小時15英里的速度持續游5分鐘,並能潛至水下240英尺。
北方海狗在陸地上行動笨拙,但並沒有真海豹那樣笨拙。其原因在於,前者的鰭狀肢更大些,因而速度最快可達每小時5英里。
海狗是群居動物,遷徙時也是成群結隊的。北方海狗每年要花費8個月時間,在白令海與加利福尼亞中部海岸間遷徙,其間從不上岸。剩下來的4個月時間則用來交配、繁殖及養育後代。、
繁殖:
每年春季,海狗們來到位於海灘或島嶼上的群棲地(rookery)進行交配併產崽。北方海狗的群棲地一般在普利比洛夫群島或指揮官群島上。有趣的是,每隻狗都會回到自己所出生的島嶼上尋找配偶。它們通過太陽的位置與海水散發的氣味,找到正確的島嶼。
雄性海狗一般在五月末到達群棲地。它們會為爭奪領地而咆哮、繼而打鬥。如果咆哮並沒能趕走對方,它們就會互相進攻、大幹一場,但多半不會打鬥至死。
領地爭端平息之後,雌性海狗就到達群棲地了,此時大約是七月初。上岸後,它們會各自加入某個雄性海狗的一雄多雌集團(harem)。這一集團中有少則3隻、多則40隻雌性海狗。交配後,雌海狗會在第二年產崽。
雌性海狗5歲開始具備生殖能力,此後通常每年都會生育,直至25歲——而它們的壽命卻可能有四十多年。
海狗的懷孕期是12個月,但胚胎在卵子受精後的頭5個月內並不發育。這確保了小海狗能在群棲地出生,而不是在海里。通常情況下母海狗每胎產一仔,但偶爾也有一胎產兩仔。
幼崽出生後,起初皮毛是黑色的。它們的母親在照料它們一兩天後必須下海捕食,以恢復體力。隨後,母海狗會回來照料幼崽多天,然後再度下海捕食。這一模式會持續4到6周。母海狗是靠氣味和叫聲來分辨幼崽,並回到其身邊的。
每年,都有大約半數的海狗幼崽在出生不久後夭折。有些是被群棲地的其它海狗踩死的,另一些死於鉤蟲病(hookworm) 或其它感染。
捕食:
海狗是食肉動物。它們的食物來源十分廣泛,但主要還是魚和魷魚。捕食魚類時,海狗會潛入水下,悄悄地跟在獵物的後面,隨後咬住獵物。海狗無法咀嚼,因此它們不是直接吞下食物,就是把食物撕成小塊後吞下。
海狗一般在傍晚時捕食,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它們避開了它們的天敵(鯊魚、鯨、北極熊等)。後者很少在這一時間段內出沒;且此時光線昏暗,海狗不易被發現。
關於「海狗」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