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外氣療法/月體納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氣功外氣療法》 >> 外氣療法的理論基礎 >> 醫易與外氣療法 >> 月體納甲
氣功外氣療法

氣功外氣療法目錄

月體納甲學說應用於煉丹,是東漢.魏伯陽在《周易參同契》中提出的。其目的是用來說明練功時人體內氣的消長規律,其火候如同每月月亮的盈虧與方位的轉移。故方士流行「有人問我修行事,遙指天邊月一輪」的詩句。

一、月體納甲的內容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可以代表方位。即以甲乙木代表東方,丙丁火代表南方,庚辛金代表西方,壬癸水代表北方,戊己土代表中央。在先天八卦圖上,以八卦的符號代表月象,以天干代表月亮出現故名「納甲」。它的具體內容是:干納甲壬,坤納乙癸,震納庚,巽納辛,艮納丙,兌納丁,坎納戊,離納己。其中震、巽、艮、兌、坎、離六卦各納一干,而乾、坤兩卦各納兩個天干。這是因為甲乙是十干代表陰陽的開始,而壬癸為十干代表陰陽的終結,以乾坤兩卦與甲乙壬癸互相配合,表示陰陽始終的意思。即東漢.魏伯陽在《周易參同契》中所說「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終」。納甲學說中符號的涵意是:表示初三(陰曆)的月象,表示初八的上弦月象,表示十五的滿月,這叫望前三候,象徵陽息陰消;表示十六日的月象,表示二十三日的下弦月,表示三十的晦月,這叫望後三候,象徵陽消陰息。、則表示藥物(日月)。實際上古人將一月分為六節,一節五日,除坎離代表藥物外,共他六節,每卦代表一節。如震代表每月的初一至初五的五天,但以初三的月象代表這一節的月象,其他五卦也是這樣。

為什麼卦象和十干這樣配合呢?因為在初三黃昏時候,一彎新月出現在西方,所以說震納庚;在初八日的黃昏時,上弦月出現在南方,所以說兌納丁;在十五日黃昏時,一輪滿月出現在東方,所以說乾納甲;在十六日早晨,微缺的月亮出現在西方,所以說巽納辛;在二十三日早晨,下弦月出現在南方,所以說艮納丙;在三十日早晨一輪晦月出現在東方,所以說坤納乙。

二、按時定位調息 既然天地間的四季陰陽變化是日月盈虧所致,因此練功、醫病應順應天時,以月體納甲規律制定練功的時間、方位乃至調息方法,以便更好的汲納天地乾坤之精華,濡養身心,頤養天年。如:震納庚,二陰一陽,一陽初生,時值陰曆的初一至初五,月亮昏時出現於西方,此時月面所受陽光較為虛少,即所謂「一陽之光」。調息時應面東,納氣稍許方長一些,用引陽以滋陰補法。兌納丁,為初六至初十,月亮昏時現於南方,其形狀由月牙轉為半圓,月面所受日光較多,練功者應面南而行均勻之呼吸。乾納甲,是十一至十五,月屆盈滿之時,此時月面受陽光最多,系陰中之全陽,在昏時一輪明月出現在東方,故面東調息。因此時陰陽二氣充盈,故用等均呼吸之調法。以上是月亮初升至上弦而盛滿的三個階段的練功方位與吐納方法。巽納辛,當十六至二十日,月面的日光,由盛而衰,陽消陰長,月亮於早晨現於西方,故應面西調息。艮納丙,是二十一至二十五日,月亮所受之光更少,早晨現於南方,故面南調息。坤納乙,是二十六至三十日,月面全黑而致坤陰的階段,故應面東調息。望後三候為陰息陽消,故吐納時應注意益陽以助陰,滋養陰精。

三、虛補實瀉 月體納甲學說說明了在宇宙中地球、太陽、月亮之間位置的變化必然影響到人,這一點可以從月亮的變化上看出來。《靈樞.歲露論》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素問.八正神明論》說:「月始生,氣血始精……;月郭滿,則血氣實……;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古人看到海水的潮汐,是受著日月運行的影響,而人之氣血也不能不受其影響,故提出練功和治療疾病要「望不補而晦不瀉,弦不奪而朔不濟」的補瀉原則。現將納甲、月象、潮汐與人之氣血、補瀉的關係列表2-4於後,作為練功和治療疾病之參考。

月體納甲虛補實瀉表


例如:陰曆十一至十五日,自然界陽氣逐漸旺盛,至十五日望月,地球上的海水受其影響出現大潮,人體之氣血也受其影響而出現氣機旺盛的現象,在練功中若氣虛的人則要藉機而補氣,偏亢的人則要不濟,以免補之太過,而出現亢盛現象。

32 十二消息卦 | 河圖與洛書 32
關於「氣功外氣療法/月體納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