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診斷/骨及關節結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放射診斷學》 >> 骨及關節系統X線診斷 >> 常見疾病X線診斷 >> 骨及關節結核
放射診斷學

放射診斷學目錄

本病多見於兒童及青年。結核桿菌經血行達骨或關節。常停留在血管豐富的松質骨內,如椎體、骨骺干骺端以及關節滑膜。它最好發於脊椎,其次為髖及膝等部位,多單發。本病特點為慢性、進行性及局限性骨破壞,極少有增生修復反應,容易侵犯鄰近關節,引起結核性關節炎

(一)長骨干骺端結核(Metaphyseal tuberculosis of longbone)

病變好發於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及股骨上端,大多位於干骺端的一側。基本病變為乾酪性壞死液化及結核性肉芽組織形成。X線表現為圓形或不規則形骨質破壞區,範圍較小,邊界較清楚,其中常有幾顆大小如米粒或黃豆粒的小死骨,周圍有明顯骨質稀疏,無骨質硬化現象。當病灶接近骨皮質時,偶爾可見到薄層平行型骨膜反應。病灶亦可穿破骨皮質及骨膜,侵犯軟組織,形成竇道。如不及時治療,病灶還可自干骺端蔓延至骨骺,甚至侵入關節,總之,骨結核的特點是以破壞為主,很少有增生反應。(圖2-53)

股骨幹骺端結核,示空洞及不規則之小塊死骨


圖2-53 股骨幹骺端結核,示空洞及不規則之小塊死骨

(二)脊椎結核(Tuberculosis of spine)

為骨結核病中最多見者,約佔全身與關節結核的三分。好發於胸椎腰椎,其X線表現(圖2-54、55)

1.椎體破壞結核菌經血行播散進入骨內後,首先產生結核性肉芽組織,引起骨質破壞,表現為邊界不清的破壞區。骨質破壞區逐漸擴大,常可發生楔狀變形。

2.椎間隙變窄 椎體破壞後,容易侵犯附近的椎間盤,故常見椎間隙變窄甚至完全消失。

3.椎旁膿腫(Paravertebral abscess)結核灶壞死組織液化,膿液穿破骨質並在周圍軟組織內聚集形成椎旁膿腫。膿腫的部位不同其表現也不一樣:頸椎結核膿腫表現為咽後壁軟組織增厚,胸部膿腫為椎旁梭形軟組織包塊;腰部膿腫使腰大肌陰影增寬。

(三)結核性關節炎(Tuberculous arthritis)

它分為滑膜型關節結核與骨型關節結核兩類

第1.2腰椎結核


圖2-54 第1.2腰椎結核,示椎體破壞與椎間隙變窄,該處脊柱後凸,並右側腰大肌膿腫

第1.2腰椎結核


A.正位 B. 側位

圖2-55胸椎結核,兩椎體破壞嚴重,椎間隙消失,椎旁膿腫呈梭形(箭頭所指)

1.滑膜型關節結核的X線表現

(1)關節間隙改變:結核性滑膜炎可產生大量滲出液,內含纖維素和淋巴細胞,對關節軟骨的破壞緩慢,故早期見關節間隙增寬的機會多於化膿性關節炎。晚期,關節軟骨破壞嚴重,可見關節間隙變窄或消失。

(2)骨關節面破壞:滑膜炎所產生肉芽組織侵蝕關節軟骨及骨關節面,引起蟲蝕樣破壞,常開始於不承受體重的邊緣部分。肉芽組織如在關節軟骨下蔓延,則侵蝕骨關節面及其下方的骨質,X線片上顯示其輪廓不規則及模糊不清。骨質增生很少見。

(3)早期病灶附近骨質稀疏,隨著病變的發展,附近骨質稀疏更明顯。

(4)骨質破壞嚴重時可產生脫位半脫位。癒合時,破壞區邊緣雖不規則但輪廓變清楚,可產生纖維性強直。如並發化膿性感染則可產生骨性強直。

2.骨型關節結核的X線表現

(1)骨骺及干骺端改變:常於骨骺或干骺端內有局限性圓形或不規則形骨質破壞區,邊界清楚或模糊,周圍骨質稀疏而無增生,破壞區內有多塊密度較大的米粒或黃豆大小的死骨。所在骨皮質表面可有輕度平行型骨膜反應。

(2)關節間隙及關節面改變與滑膜型關節結核相似,至晚期呈混合型改變。

32 化膿性骨髓炎和化膿性關節炎 | 其它關節疾病 32
關於「放射診斷/骨及關節結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