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刺黃柏
A+醫學百科 >> 安徽刺黃柏 |
安徽刺黃柏
落葉灌木
藥名
安徽刺黃柏
別名
漢語拼音
An hui ci huAng bAi
英文名
root of Anhwei Barberry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Berberis anhweiensis Ahrendt
歸經
肝;胃;大腸經
科屬分類
小檗科
拉丁文名
Radix Berberidis Anhweiensis
生態環境
生於海拔400m的山間灌叢、溪邊或林下石隙間。
採收和儲藏
秋季採收莖枝,去葉,洗淨,晒乾。
資源分布
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功效分類
清熱燥濕藥
味苦;性寒
藥材基源
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莖枝。
目錄 |
理化性質
理生鑒別
(1)取粉末少許置載玻片上,加2%鹽酸1滴,靜置片刻後鏡檢,可見鹽酸小檗鹼針晶簇。
(2)取粉末少許置載玻片上,滴加30%硝酸1-2滴,青置片刻後鏡栓,可見黃色硝酸小檗鹼針晶簇,加熱後結晶消失並顯紅色。
主治與功效
主治
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動植物形態
刺黃柏,落葉灌木,高1-2m。小枝稍有稜角,老枝黃色或暗棕色,有少數黑色疣點,刺單生或3叉,長1.5-3cm。葉簇生;柄長0.5-1cm;葉片橢圓形,倒卵形勤儉到卵狀橢圓形,長2-6cm,寬1.5-3.5cm,先端圓鈍,基部楔形,邊緣有刺狀鋸齒15-25,齒距2-3mm,上面綠色,下麵灰白色,網脈明顯。總狀花序頂生,長3-4cm,有花10-20朵;花黃色,直徑約1cm,花被6,內輪花瓣基部有2枚腺體;雄蕊6,花藥2瓣裂;子房1,內含1-2枚胚珠。漿果橢圓形,紅色,略被粉狀物。花期4-7月,果期8-10月。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
莖枝圓柱形,稍直,多分枝,直徑1-5mm,長短不一。表面黑褐購或棕黑色,具縱皺紋,針刺多單一,稀三叉。質硬,易折斷,折斷面纖維懷;橫切麵皮部淡黃色,木部黃色,有較密放射狀紋理,髓部較小,黃白色。氣微,味苦。
以莖枝粗壯、斷面色黃者為佳。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木栓層為10餘列木栓細胞,排列緊密。皮層較窄;纖維單個散在,壁薄。維管束外韌型,20-28個環列;韌皮部較窄;束中形成層2-3列細胞;木質部發達,導管直徑可達50μm,木纖維眾多,排列緊密。射線較平直,寬1-7列細胞。髓約佔直徑的1/4,由薄壁細胞組成,有的細胞含草酸鈣柱晶或方晶。
關於「安徽刺黃柏」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