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校正內經太素楊注》後序
醫學電子書 >> 《黃帝內經太素》 >> 《校正內經太素楊注》後序 |
黃帝內經太素 |
|
《內經太素》楊上善注三十卷,兩《唐志》皆著錄,北宋以還,漸多散佚,《宋志》僅存三卷,元以來遂鮮稱及之者,蓋亡失久矣。
光緒中葉,吾鄉楊惺吾先生始從日本獲唐寫卷子本影鈔以歸,存二十三卷。桐廬袁忠節公得其書,未加詳校,即以付刊,偽謬滋多,未為善本。吾姻友蕭北承孝廉,精於醫,始聚群籍校正其書,殫精二十年,以成此本。余受而讀之,蓋合《靈樞》、《素問》纂為一書,編次卷目,皆有不同,反覆以觀,然後知《內經》十八卷之自有真,後人援他書以竄亂《素問》者固非,而據一二淺短之文,疑《靈樞》之出於偽托者亦誤也。《漢志》載《黃帝內經》十八卷,初無《素問》之名,後漢.張仲景《傷寒論》引之,始稱《素問》,晉.皇甫士安《甲乙經》序,稱《針經》九卷,《素問》九卷,皆為《內經》,與《漢志》十八卷之數合,是《素問》之名,實起於漢晉之間,故其書《隋志》始著於錄。然《隋志》雖名九卷,已註明「梁八卷」,是其書自梁以來早闕其一卷,故全元起注本僅八卷,已亡其第七篇,是為《素問》原書最初之本。至唐.王冰作注,不知所據何書,妄稱得先師秘本,即惰所亡之第七篇,竄入本書,移易篇第,纂為二十四卷,是為今《素問》四庫著錄本。其書出宋.林億等所校正,當校正時,即謂《天元紀大論》以下七篇,居今《素問》四卷,篇卷浩大,不與前後相等,所載之事,亦不與余篇相通,疑此七篇乃《陰陽大論》之文,王氏取以補《素問》之闕卷者。今按其說,未知確否,而其文系王氏補入,為全元起本所未有,則顯而易見。蓋林億等校正此書,即取全本對勘,於王本移易篇第之下,註明全元起本在第幾卷,獨此七篇篇目之下,未經註明全本。其引《太素》楊上善注,雖不及全注之詳,亦幾於卷卷有之,獨此七篇曾無一字引及,此可為《素問》原書無此七篇之確證。
其不加刪汰者,徒以系古醫書過而存之云爾。今觀楊氏此書,則林億等所引以駁正王注者,具在卷中,而《天元紀大論》以下七篇,則全書俱無此文,此可見楊氏所據以編纂此書之經文,即同元起本,而全注所據之已闕第七篇本,乃系《素問》原本,竄亂之跡明,而原書之真出矣,此可征林億等之說之確者也。
《靈樞》之名,漢、隋、唐《志》皆不載,宋.紹興中,錦官史崧出其家藏舊本,送官詳正,世始有傳,是其書至宋中世而始出,故《宋志》始著於錄。《四庫提要》謂即王冰取《九靈》所改名,《九靈》尤詳於針,故皇甫謐名之為《針經》,疑其一經而二名。杭堇浦《靈樞經.跋》,據《隋志》所載,謂《九靈》自《九靈》,《針經》自《針經》,不可合而為一,冰以《九靈》名《靈樞》,不知其何所本,觀其文義淺短,與《素問》之言不類,疑即出冰之偽托。不知《內經》十八卷,醫家取其九卷,別為一書,名曰《素問》,其餘九卷,本無專名。張仲景序《傷寒論》,歷引古醫經,於《素問》外,稱曰《九卷》,並不標以異名,存其實也。晉.王叔和《脈經》,一同皇甫士安序《甲乙經》,本仲景之意,以為《內經》十八卷,即此《九卷》及《素問》,又以《素問》亦九卷,無以別此經,因取其首篇之文,謂之《針經》九卷,其實《針經》非《九卷》之名也,故其後仍稱《九卷》。《甲乙經》內所引《靈樞》之文,其稱皆同於此。今觀楊氏此書,所引《九卷》之文不一而足,並有引《九卷》篇名如《終始篇》者,今其文具在《靈樞》之中。可知《靈樞》之文,古祗稱為《九卷》,楊氏據之,其傳甚古。王冰謂《靈樞》即《漢志》「《內經》十八卷」之九,其言確有可征。《九靈》之文,今已不傳,不知何若。在王氏並未取以更名《靈樞》,固可信也。若其文義淺短,疑為偽托,則不知《內經》一書雖出黃帝,其在古代,不過口耳相傳,晚周以還,始著竹帛,大都述自醫師,且不出於一手,故其文義時有短長。今觀其義之深者,《九卷》之古奧,雖《素問》有不逮;其淺而可鄙者,即《素問》未嘗不與《九卷》略同。而以源流而論,則《素問》且多出於《九卷》,觀《素問.方盛衰論》,言「合之五診,調之陰陽」,已在《經脈》。《經脈》即《靈樞》篇目,王注已言之。是《素問》之文,且有出於《靈樞》之後者,《素問》且宗《靈樞》,而謂《靈樞》不逮《素問》乎?徒以宋.史崧撰《靈樞》音釋,欲以此九卷配王注《素問》之數,乃分其卷為二十四,分其篇為八十一。至元間並《素問》為十二篇,又並史崧《靈樞》之卷以合《素問》。於是古《九卷》之名湮,後人遂疑《靈樞》為晚出之書。豈知《素問》自《素問》,《九卷》自《九卷》,二者同屬古書,皆為楊氏所據,初不疑其偽托,此可證杭氏之說之誤者也。
北承究心醫書,涉覽極博,《內經》不去手者蓋數十年。其校此書也,據《甲乙經》、《靈樞》、《素問》,以訂經文之異同,據《傷寒論》、《巢氏病源論》、《千金方》、《外台秘要》、日本《醫心方》等,以證注義之得失,體例與《素問》王注新校正相近。其穿穴經論,微契聖心,雖未知於仲景諸家奚若,而用漢學治經義之法,於宋賢校醫書之中,一義必析其微,一文必求其確,蓋自林億、高保衡以還,數百年無此詣精之作,可斷言也。嘗自謂生平精力,盡於此書,而決其必傳。久客京師,一旦書成,遂即南歸,不肯復出,其自信也如此,即其書可知矣。
余懵於醫,無以贊之,喜其刻之成而得以有傳於世也,輒為之僭書於後。
甲子冬十月姻愚弟周貞亮謹序
遺文 |
關於「太素/《校正內經太素楊注》後序」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