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檢驗學/漿膜腔穿刺液一般性狀檢查
醫學電子書 >> 《臨床基礎檢驗學》 >> 體腔液檢查 >> 漿膜腔穿刺液及關節腔穿刺液檢查 >> 漿膜腔穿刺液檢查 >> 漿膜腔穿刺液一般性狀檢查 |
臨床基礎檢驗學 |
|
1.量該項由病室醫護人員用量筒測定或將全部由檢驗人員測其總量。液量可隨病情,部位和抽取目的不同而異,可由數毫升至上千毫升。
2.顏色多為深淺不同的黃色,可用淡黃色、黃色、深黃色表示。一般漏出液顏色較淡,滲出液體深。紅色多為血性,可用淡紅色、紅色、及暗紅色報告之。可能為結核菌感染、腫瘤出血性疾病、內臟損傷及穿刺損傷所致淡黃色膿樣多系化膿性感染,由於大量細胞和細菌存在所致乳白色如胸導管淋巴管阻塞所致稱真性乳糜液,當積液中含量脂肪變性細胞時也呈乳糜樣,叫假性乳糜液,可用脂蛋白電泳、乙醚試驗及鏡檢等加區分。綠色可能系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所致。
3.透明度可根據標本不同情況用清、微渾、渾濁報告。漏出液為清晰透明液體。滲出液常困含大量細胞、細菌而呈現不同程度混濁。乳糜液因含大量脂肪也呈混濁外觀。
4.凝塊漏出液中困含纖維蛋白原少,一般不易凝固。滲出液可因有纖維蛋白原等凝血因子以及細菌、組織裂解產物、往往自行凝固或有凝塊出現。膽如中含有纖維蛋白溶酶時可將已形成的纖維蛋白又溶解,反而可能看不見凝固或凝塊。
5.比密可用比密計或折射儀測定,前者標本用量多,後者仞需數滴。比密高低主要取決於蛋白質含量。漏出液的比密一般低於1.015,而滲郵液一般高於1.018。有作者提出漿膜腔積液中比密與蛋白質關係可按下列公式計算。(15攝氏度時比密-1.007)×3430=積液中蛋白質含量(g/L)。
漿膜腔穿刺液的採集和保存 | 漿膜腔穿刺液化學檢查 |
出自A+醫學百科 「基礎檢驗學/漿膜腔穿刺液一般性狀檢查」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9F%BA%E7%A1%80%E6%A3%80%E9%AA%8C%E5%AD%A6/%E6%B5%86%E8%86%9C%E8%85%94%E7%A9%BF%E5%88%BA%E6%B6%B2%E4%B8%80%E8%88%AC%E6%80%A7%E7%8A%B6%E6%A3%80%E6%9F%A5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基礎檢驗學/漿膜腔穿刺液一般性狀檢查」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