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衛生
A+醫學百科 >> 口腔衛生 |
口腔衛生(oral hygiene),保持口腔衛生對於維護口腔健康、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有著重要意義。其主要措施如下:
維護口腔清潔
口腔中的多種細菌以附著在牙面上的食物殘渣為營養,在牙面上形成菌斑,而菌斑又是引起齲齒和牙周病的病原刺激物,所以消除菌斑可以有效地預防口腔主要疾病。但菌斑被消除數小時後又可以重新形成,所以每天必須刷兩次牙,才可刷淨牙面的菌斑。睡前刷牙尤為重要,因入睡後口腔不活動,唾液分泌亦少,口腔自潔作用差。刷牙時應從牙頸部向切端(咬合面的一端)順刷,並將牙齒相鄰的間隙刷淨,每顆牙齒暴露在口腔的各面都應刷到。不要橫刷,因橫刷可在牙齒頸部造成缺損,且不能刷淨牙間隙。符合衛生要求的牙刷頭部較小,適應分區洗刷和靈活轉動的要求;刷毛的高度要適當,便於三面洗刷;毛束之間距離適當;刷毛細軟,不宜太硬,太硬者可用溫水浸泡後再使用。牙刷用後應洗乾淨、甩干,刷頭朝上放在牙杯內。兒童最好在5歲左右培養刷牙習慣,過早刷牙易形成不良刷牙方法,且較難糾正。在建立刷牙習慣前,可由家長幫助清潔口腔,如睡前喝白開水或用消毒棉擦洗牙面。刷牙時使用潔牙劑(牙膏、牙粉等)有助於清潔牙面,藥物牙膏對防治牙病也有幫助。在牙齒相鄰的牙面,牙刷不易達到,可以使用牙線或牙籤清潔牙齒的鄰面,但應注意不要刺激或損傷牙齦乳頭,要用質地較軟的木質牙籤,以免磨損牙面。餐後漱口也有助於口腔清潔,用茶水漱口有一定的防齲功效,因茶水中含有氟化物。
定期檢查
齲齒和牙周病都是常見的慢性進行性損害,發病早期缺乏自覺症状,常為患者忽視。定期到醫院作口腔檢查,能隨時發現並及早治療,防止造成更大的損害。一般每年檢查1~2次為宜,兒童時期易發生齲齒,每年檢查3次亦可。
矯正牙列
牙齒排列不整,不但影響咀嚼功能和美觀,而且擁擠重疊和牙齒不易清潔,易發生齲齒和牙周病。因此,當乳牙、恆牙交替後,若發現牙列不整,最好在15歲以前到醫院矯正。
從胚胎第6周開始,到八、九歲時,牙齒基本發育完成(除第三磨牙外)。因此,學齡前兒童應特別注意營養,防止嚴重疾病,以利牙齒髮育完好,增強其抗病能力。兒童時期要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要食用多品種、烹調適度、營養豐富的食物,多食粗糙、多纖維的食物,可增加自潔作用,增強牙體和牙周組織的抵抗力,促進頜骨的正常發育。食糖過多,尤其是睡前吃糖,易引起齲齒,因此食糖應加控制。
改正不良習慣
要改正一側咀嚼、吮指、咬指、咬筆或其他物品、在工作時咬牙、口呼吸等不良習慣。這些不良習慣會造成牙列不齊、咬合關係不良、牙體損傷等,並導致口腔疾病的發生。
注意牙頜系統的鍛煉
每日進行1~2次牙齦按摩,可改變局部血運循環,提高牙齦的抗病能力。使牙周膜受到功能性刺激,增加堅韌性。還可以早晚各叩齒(即上、下牙對合,輕叩)20下。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時期,進食時應充分咀嚼,適當給一些有韌性的食物,以利發揮咀嚼功能,促使頜骨的正常發育。
站外連結
關於「口腔衛生」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