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建築設計衛生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院建築設計衛生(hygienic consideration in hospital design),醫院建築是適合醫療活動的房屋設備。它與一般民間建築不同,有它獨特的功能要求和衛生學要求,特別是醫院布局、交通路線、出入口、污染和清潔分區等,在建築上都有嚴格的衛生學要求。如果醫院建築不合理,就能直接影響醫院管理、醫療質量和工作效率,甚至給病人和社會人群帶來危害。

醫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特別是綜合醫院,有傳染病人、非傳染病人,有尚未確診的病人,也有孕婦、嬰幼兒、老年人以及危重病人等,如果建築設計不合理,管理不完善,病人就能通過各種渠道(交通路線、醫療設備、衛生設施等)接觸病菌、病毒,從而發生交叉感染,增加相互傳染的機會。因此,醫院建築首先要考慮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保證醫院內不發生院內感染,是醫院建築和管理的重要衛生問題。良好的衛生環境是病人恢復健康的重要條件。醫院建築設計應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因素,如綠化、水面、日光、新鮮空氣以及幽靜的環境等,以創造適宜的微小氣候,良好的日光,清潔的空氣,安靜美觀和有良好刺激作用的戶外治療和休養條件等。

目錄

醫院用地選擇

醫院用地應選擇在自然條件好、環境優美安靜的地段。要遠離工廠、體育場、車站等污染源和噪聲源。在交通頻繁的幹線上不宜設置醫院,以免噪聲、灰塵和交通廢氣對醫院的不良影響。醫院應有專用的獨立地段。地段最好為長方形,長短邊之比一般為2:1或3:2,長邊應為東西走向,以便保證醫療用建築物有良好的朝向、日照和通風。地段最好有兩個側邊臨街,便於設置醫院出入口,組織地段內分區和活動路線。地段面積應足夠,以保證較低的建築密度。此外,為了保證醫院有較高的衛生條件,提高服務效率,用地選擇時,應盡量選擇便於解決給排水、供電、供熱、電話、煤氣以及交通方便的地區。

醫院地段的總平面布置

醫院地段總平面布置應保證有良好的治療和休養環境,防止院內感染,並便於管理。醫院用地規模應保證院內有合理的用地分區,足夠的綠化面積,適量的建築密度,並使醫療建築物有良好的通風和日照條件。醫院用地按使用目的,一般可分為3個區:門診部區、住院部區及後勤區。後勤區主要配置醫院輔助建築,如廚房、鍋爐房、洗衣房、倉庫、車庫、太平間等,這些最好建在醫院一側或主要建築物的後側面,但要臨街,並有單獨出入口。100張床以下的醫院,一般至少有兩個出入口,一供病人使用,一供工作人員或通往後勤區用。100張床以上的醫院,須按具體情況增設出入口。醫院建築密度是指醫院各類建築物的基底面積與醫院用地面積之比,一般不宜超過10~20%,綠化面積最好能佔總用地面積的50~60%。醫院內交通路線要便捷、明確、安全。病人使用的道路和出入口,更應明顯易找。醫院中傳染病區須有單獨的道路系統。運送清潔物(如食物、藥品、乾淨被服、已消毒的器械包、敷料包等)的道路最好與運送污物(如垃圾、屍體、污染被服、污染敷料等)的路線要分開。

門診部建築設計

門診部每天接納各種病人,流量大,病種複雜,因此,設計時應以防止交叉感染和創造方便的治療條件作為重點。門診各科室的配置應便於病人就診和醫護人員工作。兒科產科外科、急診室及一些醫療診斷室應設於底層。各科的臨床診斷室應配置在門診部較安靜的地區。門診部應設有足夠面積的候診室,供病人休息候診用,以減少病人擁擠和相互傳染的機會。候診室應分科設置。兒科、產科、結核病科和皮膚性病科在門診部應有自己專用的出入口和醫療診斷室。

住院部建築設計

醫院收容患者或患者出院時,必須對患者進行衛生處理。這種衛生處理的用房和設備在醫院建築時就要設計。一般集中在入院處進行。入院處有登記室、診療室、廁所、理髮室、浴室、更衣消毒等用房和設備。患者出院要到出院處。患者出院衛生處理,一般都在各科分散進行,但辦理出院手續應集中在出院處。

病房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住院病人得到診斷、治療、護理及生活服務場所。病房設計得完善與否,直接關係到醫療效果,所以在病房設計時,對病房安靜、清潔、日光和通風條件,室內裝修和色調等都應認真考慮;其次要使醫護人員工作方便,使護士走最少的路而病人得到最多的照顧;同時要避免交叉感染。病房與服務性用房,如營養廚房、洗衣房、供應室等要有簡捷而方便的交通聯繫,要分清楚潔污路線。為了方便病人,有利於提高醫療護理的工作效率,減少交叉感染,對每一護理單元位置安排及組合,必須考慮到各自不同的特點。一般情況下,為了兒童安全和避免感染,兒科和婦產科單元可設在同一建築物內。傳染病房獨立設置。有手術科室以接近手術室為宜。各主要單元的位置既要聯繫方便,又要避免穿行。為了方便病人,內科單元應接近檢驗科、功能診斷和理療科。產科病房應有單獨的出入口和專用交通路線,以減少感染機會。兒科病房以設在一層為好,有單獨的出入口及衛生處理室,至少應在一樓近病房入口處設一檢查室,以便門診轉來的病兒再受一次檢查,防止將傳染病帶到病房。傳染病房應獨立設置。一般大型醫院應單獨建一幢病房,中小型醫院可設在建築物的一端,並設單獨的出入口。要嚴格分清病人與工作人員及探親者的路線,分清食物、清潔衣物與剩餘食物、用過的餐具、污染的衣物等的運輸路線。用過的餐具、污衣、污物等必須經過消毒處理,方可出病房。

手術室建築設計

手術室是醫院中對清潔和安靜要求較高的部分,應位於病人不常去的地方。通常設在單獨一翼,或專用一層,最好設在頂層。手術室應有方便的出入口和垂直及水平交通,以便與病房、門診、急診聯繫。手術室(包括手術操作室及消毒室、麻醉室、輸血室、衛生室等)的設計應考慮保持空氣清潔,嚴格避免一切感染的機會,同時要有適宜的微小氣候和水平較高的衛生技術設備(空氣調節、照明、採暖等),並須有專用門與病房等科室隔開,避免與醫院的其他部分形成交叉的活動路線。手術室採光口應設在北側,以獲得較均勻的光線。手術操作室應設無影燈。窗玻璃應為兩層,以保持良好的微小氣候和滿足空氣清潔的要求。手術室地面和牆要採用可沖洗的材料,油漆到頂。牆面及屋頂的交接處應做成圓角,防止積塵以利清潔。手術室要準備兩套供電系統,最好有自用發電設備。牆壁上應設足夠的電流插座,每個插座上分設有自動短路裝置,以免一處發生短路,而影響整個供電系統。

關於「醫院建築設計衛生」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