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斷學/寒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診斷學》 >> 八綱 >> 寒熱 >> 寒證
中醫診斷學

中醫診斷學目錄

寒證,是疾病的本質屬於寒性的證候。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機體自身陽虛陰盛而致。

由於寒證的病因與病位不同,又可分別出幾種不同的證型。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內臟,故有表寒里寒之別。內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陽虛者,故又有實寒、虛寒之分。這裡先就寒證的共性進行分析。

臨床表現】各類寒證的臨床表現不盡一致,但常見的有:惡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臥,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潤滑,脈遲或緊等。

【證候分析】陽氣不足或為外寒所傷,不能發揮其溫煦形體的作用,故見形寒肢冷,蜷臥,面色晃光。陰寒內盛,津液不傷,所以口淡不渴。陽虛不能溫化水液,以致痰、涎、涕、尿等排出物皆為澄澈清冷。寒邪傷脾,或脾陽久虛,則運化失司而見大便稀溏。陽虛不化,寒濕內生,則舌淡苔白而潤滑。陽氣虛弱,鼓動血脈運行之力不足,故脈遲;寒主收引,受寒則脈道收縮而拘急,故見緊脈

參看

32 寒熱 | 熱證 32
關於「中醫診斷學/寒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