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腦下部損害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丘腦下部損傷系指顱腦損傷過程中,由於顱底骨折或頭顱受暴力打擊,直接傷及丘腦下部而出現的特殊的臨床症候群。丘腦下部是自主神經系統重要的皮質下中樞,與機體內臟活動、內分泌、物質代謝體溫調節以及維持意識和睡眠有重要關係。因此 丘腦下部損傷後臨床表現往往重篤。單純丘腦下部損傷較少,大多與嚴重腦挫裂傷和(或)腦幹損傷伴發。

目錄

丘腦下部損害的原因

丘腦下部深藏於顱底蝶鞍上方,因此暴力作用方向直接或間接經過丘腦下部者,皆可能導致局部損傷。此外,小腦幕切跡下疝時亦可累及此區域。

發病機制:

通常若顱底骨折越過蝶鞍或其附近時,常致丘腦下部損傷。當重度衝擊傷或對沖性腦損傷致使腦底部沿縱軸猛烈前後滑動時,也可造成丘腦下部的損傷,而且往往累及垂體柄垂體,其損傷病理多為灶性出血水腫缺血、軟化及神經細胞壞死,偶可見垂體柄斷裂和垂體內出血

丘腦下部損害的診斷

孤立而局限的丘腦下部原發損傷極為少見,在頭顱遭受外傷的過程中,常出現多個部位的損傷,因此丘腦下部損傷的診斷常受到其他部位腦損傷引起的症状的干擾,在臨床上只要具有一種或兩種丘腦下部損傷的表現,就應想到有丘腦下部損傷的可能性,特別是鞍區及其附近有顱底骨折時,更應提高警惕。

丘腦下部損害的鑒別診斷

丘腦下部損害需要做如下鑒別。

丘腦下部損害往往與嚴重腦挫裂傷腦幹損傷顱內高壓同時伴發,臨床表現複雜,常相互參錯,故較少單純的典型病例。一般只要有某些代表丘腦下部損傷的徵象,即可考慮伴有此部損傷。通過CTMRI檢查,明顯提高了丘腦下部損傷的診斷水平。不過有時對三腦室附近的灶性出血,常因容積效應影響不易在CT圖像上顯示,故對於丘腦下部仍以MRI為佳,即使只有細小的散在斑點狀出血也能夠顯示,於急性期在T1加權像上為低信號,在T2加權像則呈等信號。亞急性和慢性期T1加權像上出血灶為清晰的高信號,更利於識別。

孤立而局限的丘腦下部原發損傷極為少見,在頭顱遭受外傷的過程中,常出現多個部位的損傷,因此丘腦下部損傷的診斷常受到其他部位腦損傷引起的症状的干擾,在臨床上只要具有一種或兩種丘腦下部損傷的表現,就應想到有丘腦下部損傷的可能性,特別是鞍區及其附近有顱底骨折時,更應提高警惕。

丘腦下部損害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丘腦下部損傷的治療當以非手術治療為主,應盡量減少腦損傷後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應、嚴密觀察顱內有無繼發血腫、維持機體內外環境的生理平衡及預防各種合併症的發生。除非顱內有繼發性血腫或有難以遏制的顱內高壓手術外,一般不需外科處理。

非手術治療:丘腦下部損傷發生之際,也就是繼發性腦損害開始之時,兩者密切相連、互為因果,所以儘早進行合理的治療,是減少傷殘率、降低死亡率的要害。非手術治療的目的,首先是防止腦傷後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加重腦損害,其次是提供一個良好的內環境,使部分受損腦細胞恢復機能。因此,正確的處理應是既著眼於顱內、又顧及到全身①一般處理:對輕型和部分創傷反應較小的中型丘腦下部損傷病人,主要是對症治療、防治腦水腫,密切觀察病情,及時進行顱內壓監護及/或複查CT掃描。對處於昏迷狀態的中、重型病人,除給予非手術治療外,應加強護理。

參看

關於「丘腦下部損害」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