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面部放線菌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放線菌病(actinomy cosis)是一種慢性特異性炎症。面頸部是放線菌病的好發部位之一,亦可累及涎腺,但比較少見。  

目錄

診斷方法

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及細菌學檢查。如果早期臨床不能確診,必要時可做活體組織檢查。  

治療措施

抗生素為主。如有膿腫形成,應手術切開排膿,可收到控制炎症的效果。

一.藥物療法 抗生素及磺腔藥對放線菌病都有明顯療效。

1.一般應用大劑量青黴素G治療,每日200萬U以上,肌注或加普魯卡因局部病灶封閉。有條件時,應根據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抗生素。如與鏈黴素四環素等聯合使用,可能提高療效。

2.磺胺類藥物 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抗生素配合應用。

3.碘製劑 口服碘製劑對病程較長的放線菌病可獲得一定效果。一般常用5%~10%碘化鉀溶液口服,每日3次。

4.免疫療法 也有一定效果。一般應用放線菌溶素做皮內注射,首次劑量0.5ml,以後每2~3天注射一次,劑量逐漸增至0.7~0.9ml,以後每次再增加0.1ml。全療程為14次,或達到每次ml為止。放線菌素免疫療法能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

二.手術療法 放線菌病已形成膿腫或破潰後遺留瘺道,常有壞死肉芽組織增生,可採用外科手術切開排膿或刮除肉芽組織。由於在腺體內病變界限不清,且與周圍組織粘連,常將腺體一併摘除。

三.高壓氧療法 由於放線菌是厭氧性細菌,近年來應用高壓氧治療放線菌病,對抑制放線菌的發展能起到較好的作用,是當前採用的綜合治療方法之一。  

病因學

發生在人體最常見的病原菌是以色裂放線菌(actinomyces israeli),此菌為厭氧、革蘭氏染色陽性、非抗酸性的。很多人口腔內有此菌存在,由於炎症可引起組織缺氧抵抗力降低,有利於放線菌生長和蔓延,可侵及涎腺。  

病理改變

放線菌侵入組織後,可引起組織壞死及形成膿腫,其中有放線菌顆粒(actinomy cotis granules)或稱為「硫磺顆粒」(sulphur granules),由菌體和菌絲組成,色淡黃,直徑可達數百微米。鏡下見嗜鹼性不規則分葉體,中央部呈均一性,邊緣部有輻射狀分支細絲,細絲頂端常有膠體鞘膜,形成玻璃樣杵狀體。周圍有大量中性多核白細胞環繞,再外周為上皮樣細胞巨細胞嗜酸性細胞漿細胞,最外層為緻密的纖維結締組織。  

臨床表現

發病年齡主要在20~50歲,男性常為女性的2倍。

早期症状為涎腺局部出現無痛性小腫塊,逐漸增大。檢查發現腺體腫大,組織較硬,並有壓痕,擠壓腺體導管口無分泌物流出。腫塊不活動,很快有膿腫形成,出現疼痛或熱感,表面皮膚呈暗紅或紫色,板狀硬,與周圍正常組織無明顯界限。炎症繼續發展,表面皮膚變軟,膿腫逐漸破潰,流出淡黃色粘稠膿液。肉眼或取膿液染色檢查,均可查見「硫磺顆粒」。破潰排膿後的炎症浸潤灶,不久就在其周圍又形成新的結節和膿腫,膿腫互相溝通,形成瘺道而轉入慢性期,瘺管口有不整齊的肉芽組織。以後若伴有化膿性感染時,還可急性發作,出現急性蜂窩織炎的症状,體溫高達38.5~39℃以上。這種急性炎症與一般炎症不同,雖經切開排膿,炎症可有好轉,但放線菌病的局部板狀硬腫脹不會完全消退。癒合後留下紫紅色萎縮疤痕

健康問答網關於頜面部放線菌病的相關提問

關於「頜面部放線菌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