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囊鱗狀細胞癌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陰囊鱗狀細胞癌簡稱陰囊鱗癌,有是也成為陰囊癌,常在慢性皮膚病和癌前病變的基礎上發生,比如慢性炎症、接觸化學物質及日光損傷等。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預後不甚明確。

目錄

病因病理

陰囊鱗癌是人類認識環境致癌因素導致職業癌的第一個例證,是開始化學致癌的基礎。由於從接觸致癌物質到發生癌是一個多因素、多環節的過程,因此陰囊癌的發生常常需要較長的時間。陰囊鱗癌的病理組織學改變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鱗癌相似,腫瘤由侵入真皮內的鱗狀上皮細胞不規則增生團塊所組成。越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在就診時已經有了腹股溝淋巴結腫大,但多數是炎症所致,少數是癌轉移。有部分患者的陰囊鱗癌為多灶性,也可同時並發其他部位的癌症,比如舌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肺癌結腸癌等。

臨床表現

好發於中老年人,多部分為50-70歲。病變初期皮膚上出現一個丘疹結節,無痛,但有瘙癢,數月或數年內逐漸增大,質地變硬,突出陰囊表面,中央可形成潰瘍、壞死,可有血性分泌物滲出,伴發感染時可有膿液、惡臭及疼痛。

全身症状不明顯,局部病變浸潤進展經久不愈,但很少累及陰囊內容物及陰莖

診斷及鑒別診斷

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但應注意病人在出現皮疹之前可有數月或數年的局限性陰囊瘙癢病史。對久治不愈的陰囊濕疹皮炎、潰瘍,應警惕,考慮到陰囊癌的可能性,局部組織病理活檢是最有利的診斷依據。B超、CT、MRI等有助於診斷。

陰囊癌的診斷上缺乏特異性和敏感性的腫瘤標記物

治療

陰囊癌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很重要,早期儘力爭取手術切除。由於患者大多為老年人,做預防性腹股溝淋巴結清掃不一定能提高生存率,反而容易引起下肢淋巴迴流障礙,象皮腫切口癒合不良等併發症。

對於切除不徹底、不宜行清除術者可加用深度X線做放射治療,必要時可做化療,但效果欠佳。

預後

陰囊癌相對少見,缺乏系統病例隨訪資料,無法正確判斷其預後。但從一些小樣本觀察病例中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手術且無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可達50%以上。

參看

參考文獻

關於「陰囊鱗狀細胞癌」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