櫱米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n3f.jpg

拼音: niè mǐ

別名:谷櫱、稻櫱、稻芽

氣味: 粟芽:苦、溫、無毒。

麥芽:咸、溫、無毒。

谷芽:甘、溫、無毒。

主治: 粟芽:消積食,開胃。除煩,除熱。

谷芽:快脾開胃,下氣和中,消食化積

麥芽:

1、快膈進食。用麥櫱四兩,神曲二兩,白朮、桔皮各一兩,共研為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人蔘湯送下。

2、谷勞病(四肢無力,想睡,飯後精神更差)。有大麥櫱一升、椒一兩,一起炒過,加乾薑三兩,共搗為末,每服一匙,白開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3、腹中虛冷,消化不良。有大麥櫱五升、小麥面半斤、豉五保、杏仁二升,共熬至黃香,搗碎篩過,加糊做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開水送下。

4、產後便秘。不宜妄服藥丸。宜用大麥芽炒黃為末。每服三錢,開水調下。與粥交替飲服。

5、妊振後欲去胎。用麥櫱一升、蜜一升,合服。又方:有大麥芽一升。加水三升煮至二升,分三次服,有特效。

6、回乳(婦女無子食乳,乳不消散,令人發熱惡寒)。用大麥櫱二兩,炒為末。每服五錢,開水送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稻的穎果經發芽而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ryza sativa L.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區。

資源分布: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區。

化學成份:含蛋白質脂肪油澱粉澱粉酶麥芽糖(maltose),腺嘌呤(adenine),膽鹼(choline)以及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等18種胺基酸。

藥理作用:本品所含的β-澱粉酶能將糖澱粉完全水解成麥芽糖,α澱粉酶則使之分解成短直鏈縮合葡萄糖,但本品所含的α-和β-澱粉酶量較少,其消化澱粉的功能不及麥芽。  

目錄

形態特徵

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稈直立,叢生,高約1m左右。葉鞘無毛,下部者長於節間;葉舌膜質而較硬,披針形,基部兩側下延與葉鞘邊緣相結合,長5-25mm,幼時具明顯的葉耳;葉片扁平,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30-60cm,寬6-15cm。圓錐花序疏鬆,成熟時向下彎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長圓形,兩側壓扁,長6-8mm,含3小花,下方兩小花退化僅存極小的外稃而位於1兩性小花之下;穎極退化,在小穗柄之頂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長3-4mm,兩性小花外稃,有5脈,常具細毛,有芒或無芒,內稃3脈,亦被細毛;鱗被2,卵圓形,長1mm;雄蕊6;花藥長2mm;花柱2枚,筒短,柱頭帚刷狀,自小花兩側伸出。穎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

性狀鑒別果實呈稍扁的長橢圓形,兩端略尖,長6-9mm,寬約3mm。外種堅硬,表面黃色,具短細毛,有脈5條。基部有白色線形的漿片2枚,長約2mm,淡黃色,膜質,由一側的漿片內伸出淡黃色彎曲的初生根。內釋薄膜狀,光滑,黃白色,內藏果實,質堅,斷面白色,有粉性。氣無,味微甜。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徵:黃白色。①胚乳細胞含有澱粉粒,單粒呈不規則的多角形,邊緣尖銳,直徑2-10μm,偶見凹形臍點,層紋不明顯,復粒由多數單粒組成,全形多呈卵圓形。②外稃上可見單細胞非腺毛,長150-250μm。  

理化鑒別

(l)取本品粉末2g,加水4ml置乳缽中研磨,靜置片刻,吸取上層清液,濾過。濾液點於濾紙上,噴洒前三酮試劑,在100℃左右的供箱中,放置l-2min,呈現紫色斑塊。(2)取上述的水提取液,點於濾紙上,噴洒苯胺鄰苯二甲酸試劑,在105℃烘5min,呈現棕色斑點。

參考

關於「櫱米」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