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學/抗帕金森病藥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藥理學》 >> 抗帕金森病藥
藥理學

藥理學目錄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又稱震顫麻痹。臨床主要症状為進行性運動徐緩、肌強直及震顫,此外尚有知覺、識別及記憶障礙等症状。

現認為帕金森病是因紋狀體內缺乏多巴胺所致,主要病變在黑質-紋狀體多巴胺能神經通路。黑質中多巴胺能神經元(圖16-1)發出上行纖維到達紋狀體(尾核及殼核),其末梢與尾-殼核神經元形成突觸,以多巴胺為遞質,對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起抑制作用。同時尾核中也有膽鹼能神經元,與尾-殼核神經元所形成的突觸以乙醯膽鹼為遞質,對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起興奮作用。正常時兩種遞質處於平衡狀態,共同調節運動機能。

Gnr27rmi.jpg

圖16-1 黑質-紋狀體多巴胺能神經通路

帕金森病患者因黑質有病變,多巴胺合成減少,使紋狀體內多巴胺含量降低,造成黑質-紋狀體通路多巴胺能神經功能減弱,而膽鹼能神經功能相對佔優勢,因而產生帕金森病的張力增高症状。

上述理論不僅能說明以往使用膽鹼受體阻斷藥治療的理由,而且也提示補充腦內多巴胺是治療帕金森病的新途徑。

老年性血管硬化、腦炎後遺症及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等均可引起類似帕金森病的症状,稱為帕金森症候群,其藥物治療與帕金森病相似。

抗帕金森病藥分為擬多巴胺藥和膽鹼受體阻斷藥兩類。

32 抗癲癇藥和抗驚厥藥製劑及用法 | 擬多巴胺類藥 32
關於「藥理學/抗帕金森病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