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外翻切骨術
A+醫學百科 >> 膝外翻切骨術 |
膝內、外翻畸形嚴重,兩下肢伸直,兩膝相碰時,單側外翻畸形者兩踝間距在5cm以上,雙側畸形在10cm以上;或兩踝相碰,單側內翻畸形兩膝間距>5cm;雙側畸形的>10cm以上,引起行走困難或膝關節疼痛者均應施行切骨矯形術。
目錄 |
術前準備
1.判斷畸形的主要部位 術前需要判斷膝內、外翻主要是脛骨還是股骨的畸形所引起。如以股骨畸形為主,應行股骨切骨術;如以脛骨為主,則應行脛骨切骨術。少數嚴重畸形者,股、脛骨均有明顯畸形,則二者應先後施行切骨術,間隔8周左右。簡單有效的判斷方法是在X線透視下觀察整個下肢,以判斷畸形的主要部位。
2.測切骨部位與切骨角度 以骨畸形為主者攝一包括畸形骨及其上、下兩個關節,以關節畸形為主者攝包括該關節及其上、下兩骨的大部分的X線片,以決定切骨部位。
股骨下段畸形:先劃一膝關節的平麵線AB,在其中點作一垂直線CD(即正常力線),再作一股骨幹的縱軸線EF,CD與EF線的夾角即為需要糾正的角度,也就是需要楔形切除骨質的頂角(或是直線形切骨矯形中施行楔形植骨的頂角)圖1。切骨平面A'B'(即AB的平行線)應選在CD線與EF線的交叉點最為理想。愈近關節,矯正愈準確,但應與骨骺線有一定距離,並留出鋼板固定的部位,以免傷及骨骺。一般選在干骺端適當部位。再作EF的垂線GH,與A'B'相交於股骨外側皮質,兩線夾角的楔形骨質即為需切除的骨質。
脛骨畸形:先作脛骨上、下骨骺的平麵線AB、GH,在骨骺的中點作垂直於各骨骺平麵線的垂線CD、EF,其交點即為切骨的平面,其夾角即為需要糾正的角度圖2。
3.楔形切骨或楔形植骨的選擇 楔形切骨,即按設計切除一塊楔形的骨質,矯正畸形和恢復正常力線後兩骨端可以密切對合;楔形植骨,即作直線形切骨,按設計矯正畸形後,骨斷端間形成楔形缺損,另以骨塊移植充填。二者各有其優缺點:楔形切骨後,肢體稍有短縮,但不癒合的機會極少;而楔形植骨後,肢體稍有增長,但癒合時間較長,有可能不癒合。臨床上一般多用楔形切除術。除非軀幹與下肢相比顯得下肢短,或比對側下肢短縮較多,且肢體畸形不重,預計切骨後骨缺損不太大者,可用楔形植骨術。
麻醉
手術步驟
1.體位 仰臥位,股部置充氣止血帶。
2.切口、顯露 用股骨內側切口,自股骨內髁處向上作6cm、向下作2cm長的縱切口。切口縫匠肌與股內側肌間隙,向後拉開縫匠肌,辨認隱神經,並於切口上端的後面伸入手指,觸摸股動脈搏動,辨認內收肌管,在股動脈前面切開肌層。將內收大肌下部、隱神經及股動、靜脈向後側拉開,將股內側肌向前側拉開,即可顯露股骨下段。如採用直線形切骨也可採用股骨下段外側縱切口,然後切開闊筋膜,分開股外側肌纖維,在骨膜下顯露股骨外側和前後面。
3.切骨 切開骨膜,於骨膜下剝離股骨下段。剝離股骨前面時,注意勿損傷髕上滑囊,剝離下段後側時,勿損傷膕部血管、神經。然後插入撬骨板扳開軟組織,以顯露股骨,並保護血管、神經。按X線片測定的楔形切骨基底的長度,在股骨髁上的外側面用手搖鑽按楔形切線鑽兩排孔,然後用與股骨前後徑相等的骨刀切除。切骨時,外側皮質骨應儘可能不予切斷,以免移位。待鬆開止血帶,止血完畢後,再用手法輕輕扳正,使切骨面密切接觸。如計劃作楔形植骨者,則作直線形切骨,扳正後,楔形缺損處從髂骨或局部取松質骨填充植骨。檢查畸形矯正滿意後,在專人保持對位下,逐層縫合。兒童術後用髖人字石膏外固定;成人用鋼板螺釘內固定或加石膏外固定。
術中注意事項
1.病人最好在骨科手術台上進行手術,術後不用搬動病人即可行髖人字石膏外固定,以防止折端移位。
2.楔形切骨後,檢查髂前上棘至 趾與第2趾間的連線,如通過髕骨的中點,則矯正滿意。如切骨太少,矯正不滿意,應再切除部分骨質。如切骨太多,矯正過度,則應用切除的骨質剪成碎塊,填入切骨斷面之間,但這種情況必須盡量避免發生。
術後處理
1.術後10~14日拆線。石膏外固定時間,成人需10~12周,兒童需6~8周。
2.術後應作X線攝片,觀察對位情況。如發現有剩餘畸形,應在術後1~2周內,在切骨平面楔形切開石膏,透視下另作手法矯正,再修補石膏固定。
關於「膝外翻切骨術」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