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激素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腦激素(brain hormone),昆蟲腦神經分泌細胞分泌的一類激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促前胸腺激素。昆蟲的腦神經分泌細胞有幾百個到幾十個不等,這些內分泌細胞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因子作用下分泌肽類或蛋白質激素。

昆蟲的腦既是神經中樞,又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無頭幼蟲、無頭蛹或無腦蛹能生活很長時間,不取食,不爬動,但能呼吸,背血管仍能有規律地搏動。如果將別的昆蟲的腦移植入這些無頭幼蟲或無腦蛹的體內,不管移植的部分在身體何處,過了一段時間,這些無頭幼蟲或無腦蛹又可恢複發育。將腦磨碎,或將腦的活性物質抽提出來,再注射入無頭幼蟲或無腦蛹體內,這些無頭幼蟲或無腦蛹也能恢複發育。可見昆蟲腦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腦神經分泌細胞在腦內的分布有一定規律,依據它們的位置可分為間腦中部神經細胞,背神經分泌細胞,腹神經分泌細胞,背側神經分泌細胞等。昆蟲腦中神經分泌細胞的大小隨生理活動狀態而變化,直徑約5~30微米。

在腦神經分泌細胞中含有許多神經分泌顆粒,直徑約2000~4000埃,系由神經分泌細胞的內質網系統製造,經由高爾基器加工而成。

昆蟲腦激素中有一種具有促進、激活前胸腺(蛻皮腺)活動的功能的,稱為促前胸腺激素(PTTH)。

腦激素經過心側體神經輸送到心側體,從心側體再釋放到體液中。所以心側體是腦神經分泌物質的儲藏器,或者叫做神經體液器官。鱗翅目的咽側體也是腦激素的儲藏器。植入的咽側體有激活前胸腺的作用,咽側體的提取物也具有促前胸腺的功能,此外,腦神經分泌細胞的軸索也直接伸入咽側體中。

腦神經分泌細胞在受到內外環境因子刺激後才開始周期性的分泌活動。吸血蝽要飽餐一頓後才進行生長蛻皮活動。當其吸入大量血液後,腹部充分膨大伸展,產生一種向心的刺激信號,促進腦神經分泌細胞活動。如果不讓吸血蝽獲得食物,它的腦神經分泌細胞能保持靜息狀態幾個月而不活動。切斷吸血蝽前胸神經索,讓它飽餐一頓。雖然腹部能膨大伸展,但腹部膨大的信號不能傳遞到腦,神經分泌細胞不活動,腦激素很少,前胸腺不能活動,蛻皮激素含量也非常少,因而不能蛻皮。

除食物外,光線也是非常重要的刺激因素。光照時間長短對昆蟲感覺器官產生的長光照或短光照的刺激效應,經傳遞入腦,也可影響神經分泌活動,如在一些鱗翅目昆蟲,當光照周期長達16小時以上時,甚至可影響其滯育狀態。腦神經分泌細胞正是在內外環境因子激動或抑制下,周期性釋放激素,從而影響蛻皮激素的周期活動,以調節昆蟲的周期性生長發育和蛻皮。

昆蟲腦激素屬於蛋白質或肽類,例如家蠶的促前胸腺激素是一條單鏈的肽類,含有40~43個胺基酸,N-末端是甘氨酸分子量約為4330~4740,只要0.1毫微克就可使無腦蓖麻蠶蛹恢復成蟲發育。5毫克促前胸腺激素能直接刺激培養的前胸腺釋放蛻皮激素。

腦激素、蛻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共同組成內分泌調節系統,控制昆蟲的變態。促前胸腺激素促使前胸腺分泌蛻皮激素,調節昆蟲蛻皮。腦激素也能促進咽側體活動,故又名促咽側體激素。在腦激素、蛻皮激素、保幼激素三者的相互協調作用下,控制著每一次蛻皮後的蟲態。

有人認為腦激素也能直接起作用,如飛蝗腦神經分泌細胞所產生的激素,能促進卵巢卵泡細胞發育,叫做促卵巢卵泡激素;埃及伊蚊的腦激素能引起卵巢發育,叫做卵巢發育激素;大吸血蝽腦神經分泌細胞產生的激素對卵巢細胞的有絲分裂減數分裂起調節作用。總之,腦激素對昆蟲的生長、發育、蛻皮、變態、生殖滯育等重要生理過程起調節作用,但是在不同種類的昆蟲中其功能也不相同。

昆蟲腦神經分泌細胞數量眾多,類型及化學反應不一,可能分泌出性質不同的激素,如鞣化激素,蛻殼激素等都是腦神經分泌的產物。至於腦中所分泌的神經傳遞物質,如5-羥色胺等,也是腦神經細胞的產物,但與腦激素有所不同。

昆蟲腦神經分泌細胞結構上具有神經細胞的特徵,並具有電位活動,如美洲蠊腦中央神經分泌細胞有傳導神經衝動的能力,靜息電位為-20~40毫伏,動作電位為2~3毫伏,但動作電位持續時間較長,大約為 5毫秒,而一般神經元為1毫秒,這表明神經分泌細胞的傳導比較緩慢。由於腦神經分泌細胞的位置特殊,位於腦的中樞及其附近,它既能接受各感覺神經細胞傳來的信號,又能將神經信息轉換成激素信息,所以我們可以把腦神經分泌細胞看成一種信息轉換器,通過這種機制,可將瞬間的、不斷的神經刺激轉變成長期的、連續的激素信息,從而調節昆蟲的各種生理活動。腦激素還能調節其他內分泌器官的活動。各種內外環境因子的刺激和抑制效應,絕大多數也是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來調節昆蟲的各種生理活動的,其中腦激素的功能最為重要(見昆蟲激素)。

關於「腦激素」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