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絞痛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膽絞痛(biliary colic )是膽石引起膽囊管膽總管暫時性梗阻而發生的膽管急症。通常,膽絞痛患者突然發病,出現右上腹部痛或上腹疼痛,輕重不一,重者疼痛難忍,痛得打滾,呻吟不止,面色蒼白伴大汗,多為間歇性絞痛,也可為持續性痛,疼痛可向右肩或左上背部放射,伴噁心嘔吐

膽絞痛

目錄

病因

急診病人膽絞痛常為膽管結石膽囊炎膽道蛔蟲所致,其中膽石症發病率較高。症状性膽石症多見於 20~40 歲肥胖、生育期婦女。糖尿病病人和老年人膽石症常見。

膽絞痛機制

膽囊與其他內臟一樣,受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支配。交感神經使膽囊平滑肌鬆弛,副交感神經則使平滑肌收縮,人體在白天以交感神經興奮為主,夜間則以副交感神經興奮佔主導地位。夜間當副交感神經興奮時,膽囊平滑肌收縮將結石擠到膽囊頸,引起嵌頓,致使平滑肌再次強烈收縮,於是產生膽絞痛。高脂肪飲食也是一種強烈收縮平滑肌的催化劑。

晚上人睡時,當人體仰臥,膽囊底朝上,頸朝下處於最低位置。膽囊里的結石由於重力關係,容易滾到膽囊頸部並卡在那裡,患者就會感到陣陣絞痛,這時若變換一下體位(坐位或側臥),使結石滑落回到膽囊內,梗阻可以解除,疼痛即會緩解或消失。若結石一直卡在膽囊頸部不鬆動,膽汁排不出去,加上結石摩擦損傷豁膜,就會引起膽囊腫脹發炎,促使結石卡得更緊,最後發展成為急性膽囊炎

膽絞痛解剖

診斷

對疑為膽絞痛的病人首先應進行腹部超聲檢查,可以發現膽結石和慢性膽囊炎影像--膽囊壁增厚、膽囊擴張及膽囊周圍液體滲出。遇有老年膽絞痛病人應常規做12導聯心電圖檢查,以排除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即使是較年輕的膽絞痛病人,心電圖也常有改變。

預防及處理

預防膽絞痛發作,除要避免進食油膩食物,過度疲勞及不良情緒等誘發因素外,平時睡覺最好取側臥位為好。萬一在夜間發生了膽絞痛,也可立即改為側臥位或坐起,這樣有利於緩解膽絞痛。若疼痛一直不緩解,則應及時就醫診治。緩解膽絞痛的藥物較多,有阿托品間苯三酚山莨菪鹼等(解痙),哌替啶曲馬多等(止痛),不宜使用嗎啡。若膽絞痛反覆發作,最好行手術治療以求根治。

參看

參考文獻

關於「膽絞痛」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