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不和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肝胃不和,病證名。又稱肝氣犯胃。指肝失疏泄,胃失和降的病證。多由情志不遂,氣鬱化火,或寒邪內犯肝胃所致。有寒證熱證之分。肝鬱化火,橫逆犯胃,以脅脹痛,吞酸嘈雜,舌紅苔黃為主症,屬熱;寒邪內犯肝胃,以巔頂痛吐涎沫舌淡苔白滑為主症。治宜調和肝胃

中醫名詞。 指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所表現的徵候。 主要表現為:脘脅脹悶疼痛,噯氣,嘈雜吞酸,急躁易怒舌紅苔薄黃,脈弦

肝胃不和證是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臟腑功能不協調所致的病證。多由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氣鬱化火,影響胃的功能;或寒邪侵襲肝胃,導致肝胃功能異常等引起。

主要臨床表現:胃脘脅肋脹問疼痛,曖氣吞酸,呃逆嘔吐,煩躁易怒,舌紅苔薄黃,脈弦。或巔頂疼痛,嘔吐涎沫,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弦

病機分析:本證可分為肝氣犯胃和寒邪侵襲肝胃二種類型。肝氣犯胃者,肝鬱化火,橫逆犯胃,肝胃氣機不暢,則胃脘脅肋脹問疼痛;氣鬱化火,胃失和降,則曖氣吞酸,呃逆嘔吐;肝失條達,心神不寧,則煩躁易怒;舌紅苔薄黃,脈弦為肝氣郁而化火之象。

寒邪侵襲肝胃者,陰寒之邪循肝經上行,則巔頂疼痛;寒邪犯胃,中陽不足,胃失和降,則嘔吐涎沫;陰寒之邪內盛,陽氣受損,則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弦為陰寒之象。

相似證候的辨別:本證的肝氣犯胃型當與脾胃濕熱證相辨別,兩者均可出現胃院脹痛,曖氣吞酸,呃逆嘔吐等症。但本證有肝氣鬱結、橫逆犯胃的臨床表現,脾胃濕熱證無這一表現。本證的寒邪侵襲肝胃型當與寒邪犯胃證相辨別,兩者都有胃寒疼痛、嘔吐等表現,但本證有肝寒氣鬱的臨床表現,寒邪犯胃證則無這一症状

辨證注意點:抓住肝胃同病的臨床特徵,並注意區分寒熱的不同。

關於「肝胃不和」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