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給藥系統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經皮給藥系統(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簡稱TDDs)或稱經皮治療系統(trandermal thrapeutic systerms 簡稱TTS)是藥物通過皮膚吸收的一種方法,藥物經由皮膚吸收進入人體血液循環並達到有效血藥濃度、實現疾病治療或預防的一類製劑。這類製劑在歐美國家習稱為貼劑(patch),在國內多定名為貼片。

一.TDDs的特點

1. 避免了口服給藥可能發生的肝臟首過效應及胃腸滅活,提高了治療效果。

2. 維持恆定的血藥濃度或藥理效應,增強了治療效果,減少了副作用

3. 延長作用時間,減少用藥次數,增加患者的用藥順應性

4. 患者可以自主用藥,相對減少患者個體間差異和個體內差異。

雖然TDDs具有以上優點,但也有其局限性,皮膚是限制藥物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屏障,大多數藥物透過該屏障的速度都很小,即使有些方法可提高其透過速度,但對多數藥物來說,達到有效治療量仍有困難,每日劑量超過5mg的藥物不易設計TDDs。此外,一些對皮膚有刺激性和過敏性的藥物也不宜設計成TDDs。

二.藥物經皮吸收的途徑;

完整皮膚 藥物→角質層真皮毛細管體循環

皮膚附屬器 藥物→ 毛囊皮脂腺汗腺→ 體循環

三.TDDs的基本類型:

1. 膜控釋型(membrance-moderated type )

2. 粘膠分散型(adhesive-dispersion type)

3. 骨架擴散型(matrix-diffusion type)

4. 微貯庫型(microreservoir type)

四.影響藥物經皮吸收的生理因素

1. 皮膚的水合作用 水合作用能使藥物的滲透變得更容易。

2. 角質層的厚度 施用藥物的皮膚部位影響藥物的穿透性,這主要與皮膚角質層的厚度有關。人體某些部位角質層的厚度依次是:足底和手掌腹部前臂背部>前額>耳後和陰囊

角質層的厚度差異也與年令、性別等多種因素有關。

3.皮膚條件 受損皮膚角質層的屏障功能降低,從而增加藥物的滲透,如濕疹潰瘍燒傷創面上的滲透有數倍至數十倍的增加。皮膚溫度升高,藥物的滲透性也會升高。

五.促進藥物透皮吸收的方法

皮膚的屏障作用限制了大多數藥物經皮吸收達到全身性作用的可能,許多藥物必須採用某些方法來克服這種屏障作用,提高它們的滲透性才能滿足用藥的要求。目前,促進藥物透皮吸收的主要方法有:

1. 化學法:藥物結構的改造;製備透皮前體藥物(prodrug)

2. 物理法:離子導入技術(electrophoresis);電致孔技術,超聲波導人技術(ultrasonic tech);無針技術等

3. 藥劑學方法:

① 透皮吸收促進劑(penetration enhancer)主要有:表面活性劑(包括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離子表面活性劑);二甲基亞碸及其類似物;吡咯酮衍生物氮酮類化合物;醇類化合物和脂肪類化合物;其它促進劑。

脂質體 它是由磷脂等類脂形成的雙分子層結構的微型小囊,粒徑在20~3500nm之間。脂質體在藥物TDDs中的作用取決於其對藥物的包容性質及釋放性質,因而也與藥物的性質有關。

在各種促透方法中,藥劑學方法在工業、設備以及成本等方面易於推廣使用,也是迄今研究和使用最多的方法。

TDDS獨特的優勢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製劑學專家從事其研究,目前已成為第三代藥物製劑的研究熱點之一。當前TDDS主要用於各種長期性和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精神病過敏性疾病、長期性胃腸疾病等,隨著多學科理論和技術的發展,以及生產工藝材料設備的配合,TDDs將會更好地滿足治療的需求。

關於「經皮給藥系統」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