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白蛉

白蛉(sandfly),雙翅目白蛉科(Phlebotomidae)的一種吸血昆蟲,世界性分布,尤以熱帶和亞熱帶為多。白蛉科共分五屬:白蛉屬、司蛉屬、異蛉屬、盧蛉屬及斑蛉屬,約 600餘種。前三屬在中國均有發現,約35種;後兩屬僅分布於拉丁美洲。白蛉傳播人體和動物等多種疾病,在中國以黑熱病最為重要。

目錄

形態

成蟲體小,灰黃或灰褐色,長1.5~4.6mm,全身密布細毛。複眼大而黑。翅狹呈桃葉狀,停息時兩翅向上伸展,與身體構成45°;腹部第一節背板上的毛叢均呈豎立,第2~6節背面依蛉科屬征有豎立毛或平臥毛或豎立平臥交錯的長毛;腹部第8~10節轉化為外生殖器。在雌性為1對尾突,在雄性為構造複雜的外生殖器,這在分類上很重要。

生活史

白蛉生活史

屬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分卵、幼蟲、蛹和成蟲四期。前三期均在土壤中度過。卵小,形似水雷,產於土表。室內、廄舍、洞穴(尤其是野外大砂鼠的洞穴)為其孳生地,孵出的幼蟲喜擇含有機物質的潮濕鬆土中生活。幼蟲小,分四齡,取土壤內腐敗的有機物(死昆蟲、小動物糞便、爛葉等)為食。蛹為裸蛹,尾端附蛻下的四齡的幼蟲皮,是白蛉科蛹的特徵。中華白蛉在25±1℃下,完成生活史需44~50天,平均47天。通常以四齡幼蟲越冬。中國多數白蛉 1年繁殖1~2代。雄蛉僅吸吮植物汁液。雌蛉吸取人和其他動物的血液。羽化後多先交配後吸血,正常情況吸血後卵巢才能發育。僅吸糖水可以存活,但不能產卵。少數種類包括中國黃土高原的野棲性中華白蛉交配後不必吸血可以產卵,這種類型的生殖稱自體生殖或無血生殖,簡稱自殖。具自殖的成蛉其腹腔內,蓄積著大量脂肪體,可替代血食促進卵巢發育,待產卵後雌蛉始行吸血。

與疾病的關係

通常白蛉屬吸恆溫動物的血,司蛉屬吸變溫動物的血,異蛉屬吸蝙蝠的血,班蛉屬幾乎全部吸犰狳的血,盧蛉屬食性廣泛。此外,不同地區的同種白蛉食性亦異。中國平原地區的家棲性中華白蛉主要吸人及牛、驢等的血,不吸或偶吸犬血;西北山丘地區的野棲性中華白蛉則嗜吸牛、驢、犬等動物的血,吸人血者少。兩者食性不同,傳病意義也不同。白蛉晝伏夜顯,黃昏開始活動,至午夜達高峰,黎明活動即趨停止。家棲白蛉飛翔能力弱,活動範圍不大。白蛉成蟲的季節消長因地而異,在溫帶活動季節一般為5~9月,是傳播疾病和騷擾人最關鍵的季節。人被白蛉叮咬的局部瘙癢,嚴重者引起全身過敏,出現蕁麻疹皮疹,時常由於抓癢呈現繼發性感染。在白蛉季節中防止叮咬對保護人群健康、防止疾病傳播具有重要意義。白蛉傳播的疾病有:

①  各種利什曼氏原蟲病。包括黑熱病、皮膚利什曼氏原蟲病、粘膜皮膚利什曼氏原蟲病等。中國的黑熱病以中華白蛉、長管白蛉、吳氏白蛉和亞歷山大白蛉為傳播媒介。在華東、華北、關中平原及新疆南部阿圖什、疏附三角洲一帶,人源性黑熱病分別以家棲性中華白蛉和長管白蛉為傳播媒介。西北、川北、遼西、北京密雲等山丘地區的犬源性黑熱病則以野棲性或近野棲的中華白蛉為傳播媒介。在新疆塔里木和內蒙額濟納旗的荒漠地區,黑熱病的傳播媒介是野棲的吳氏白蛉。在新疆礫石戈壁山麓地帶的吐魯番煤窯溝和溫宿等地,黑熱病的傳播媒介主要是亞歷山大白蛉。

②  白蛉熱。由病毒引起,白蛉吸患者血液時將病毒吸入,病毒在白蛉體內經6~9天發育繁殖後具有傳染力。靜食白蛉為傳播媒介。

③  卡里翁氏病。由桿菌狀巴爾通氏體引起,病原體侵犯皮膚,可致秘魯疣;侵犯內臟,出現惡性寒熱,重者溶血,通稱奧羅亞熱。由疣腫盧蛉傳播,常見於美洲。此外,白蛉還在鼠類、蜥蜴間傳播某些錐蟲病、鼠利什曼氏原蟲病等。

防制

白蛉生活史長,活動季節短,飛翔能力強,活動範圍小,這些都有利於防制。防制措施可依蛉種習性因地制宜。對家棲種類,在其活動季節開始之初用溴氰菊酯一次性噴洒屋內牆面即可奏效。在山丘地區,於白蛉活動季節前 1周或季節開始時用溴氰菊酯噴洒野外洞穴和村內畜舍,可使自然界野棲中華白蛉的密度顯著下降,控制黑熱病流行。在荒漠地區結合墾殖,改造環境,可控制野棲蛉種。個人防護為塗用驅避劑及使用細網眼蚊帳。

參看

關於「白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