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學/腦的缺血-再灌注損傷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病理生理學》 >> 缺血與再灌注損傷 >> 心、腦、腸的缺血-再灌注損傷 >> 腦的缺血-再灌注損傷
病理生理學

病理生理學目錄

腦是一個對缺氧最敏感的器官,它的活動主要依靠葡萄糖有氧氧化提供能量,因此一旦缺血時間較長即可引起嚴重的不可逆性損傷。腦缺血時生物電發生改變,出現病理性慢波,缺血一定時間後再灌注,慢波持續並加重。

腦缺血後短時間內ATP,CP、葡萄糖、糖原等均減少,乳酸明顯增加。環腺苷酸(cAMP)在缺血(結紮砂鼠兩側頸總動脈)30分鐘時增加2.2倍,環鳥苷酸(cGMP)則減少53%。恢復血流15分鐘後cAMP進一步增加,為缺血前的21倍,cGMP進一步下降21%。這一情況提示缺血及再灌注時過氧化反應增強,因而cAMP上升導致磷脂酶激活,使磷脂降解,游離脂肪酸增多,缺血後血流再灌注時,自由基產生增加,與游離脂肪酸作用而使過氧化脂質生成增多,能引起細胞和組織的損傷。

腦又是一個特別富有磷脂的器官。因此缺血後游離脂肪酸的增加尤為明顯。實驗證明大鼠斷頭1分鐘後腦內游離脂肪酸含量增加2倍以上,隨缺血時間延長持續增加,增加最顯著的是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及硬脂酸(18烷酸,stearic acid)。再灌注後游離脂肪酸的增加更為顯著,恢復血流90分鐘,反而有更多的游離脂肪酸貯留。血流重新恢復時游離脂肪酸的增加,是由於來源於游離脂肪酸的過氧化物進一步損傷膜的同時,由cAMP介導膜磷脂繼續降解的結果(cAMP激活磷脂酶)。

缺血時腦的最明顯的組織學變化為腦水腫及腦細胞壞死,兩者往往又互為因果關係。特別是腦水腫,是各種腦血管意外常見病理過程。Chan及Fishman等將大腦切片浸於含各種脂肪酸的溶液中,以觀察組織腫脹的情況,發現只有在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存在下,才能引起水腫,這是因為脂肪酸容易過氧化而引起細胞膜損傷。用砂鼠做實驗製備不完全缺血模型,證明缺血及再灌注過程中腦含水量持續增加,缺血時水腫的產生是膜脂降解,游離脂肪酸增加的結果,而過氧化是再灌注後水腫持續加重的原因之一,因為細胞膜脂質過氧化使膜結構破壞。

32 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損傷 | 腸缺血-再灌注損傷 32
關於「病理生理學/腦的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