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類型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氣質是個人生來就具有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是人格的先天基礎。

人的氣質是有明顯差異的,這些差異屬於氣質類型的差異。對氣質類型的劃分,有不同的見解,因而形成不同的氣質理論。最早對氣質加以分類並給予細緻的描述,其分類被後人接受認可的,是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對氣質的分類。  

目錄

一、希波克拉底對氣質的分類

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醫生,他最早提出氣質的概念。他在長期的醫學實踐中觀察到人有不同的氣質。他認為氣質的不同是由於人體內不同的液體決定的。他設想人體內有血液、黏液、黃膽汁、黑膽汁四種液體,並根據這些液體混合比例哪一種佔優勢,把人分為不同的氣質類型:體內血液佔優勢屬於多血質,黃膽汁佔優勢屬於膽汁質,黏液佔優勢屬於黏液質,黑膽汁佔優勢屬於抑鬱質。可見,他把人的氣質分為多血質、膽汁質、黏液質、抑鬱質四種類型。

希波克拉底還認為,每種體液都是由冷、熱、濕、干四種性質相匹配產生的。血液是由熱和濕配合的,所以多血質的人熱情、濕潤,好似春天;黏液質是冷和濕的配合,因此黏液質的人冷漠、無情,好似冬天;黃膽汁是熱和乾的配合,因此膽汁質的人熱而躁,好似夏天;黑膽汁是冷和乾的配合,因此抑鬱質的人冷而躁,好似秋天。

後人把他對氣質的觀點概括為體液說。用體液來解釋氣質,雖然缺乏科學根據,但希波克拉底對氣質類型的劃分,與日常觀察中概括出來的四種氣質類型比較符合,所以關於氣質的這種分類一直沿用至今。關於氣質類型的劃分,還有其他不同的見解。  

二、體型說

體型說由德國精神病學家克雷奇默(E.Kretschmer)提出。他根據對精神病患者的臨床觀察,認為可以按體型劃分人的氣質類型。根據體型特點,他把人分成三種類型,即肥滿型、瘦長型、筋骨型。例如,肥滿型產生躁狂氣質,其行動傾向為善交際、表情活潑、熱情、平易近人等;瘦長型產生分裂氣質,其行動傾向為不善交際、孤僻神經質、多思慮等;筋骨型產生黏著氣質,其行動傾向為迷戀、認真、理解緩慢、行為較衝動等。他認為三種體型與不同精神病的發病率有關。

美國心理學家謝爾登(W.H.Sheldon)認為,形成體型的基本成分——胚葉與人的氣質關係密切。他根據人外層、中層和內層胚葉的發育程度將氣質分成三種類型。

內胚葉型:豐滿、肥胖。特點是圖舒服,好美食,好睡覺,會找輕鬆的事干,好交際,行為隨和。

中胚葉型:肌肉發達,結實,體型呈長方形。特點是武斷,過分自信,體格健壯,主動積極,咄咄逼人。

外胚葉型:高大細緻,體質虛弱。特點是善於自製,對藝術有特殊愛好,並傾向於智力活動,敏感,反應迅速。工作熱心負責,睡眠差,易疲勞

體型說雖然揭示了體型與氣質的某些一致性,但並未說明體型與氣質問關係的機制,體型對氣質是直接影響或是間接的影響,二者之間是連帶關係還是因果關係。另外,研究結果主要是從病人而不是從常態人得來的,因此,缺乏一定的科學性。  

三、激素

激素說是生理學家柏爾曼(Berman)提出的。他認為,人的氣質特點與內分泌腺的活動有密切關係。此理論根據人體內哪種內分泌腺的活動佔優勢,把人分成甲狀腺型、腦下垂體型、腎上腺分泌活動型等。例如,甲狀腺型的人表現為體格健壯,感知靈敏,意志堅強,任性主觀,自信心過強;腦下垂體型的人表現為性情溫柔,細緻忍耐,自制力強。

現代生理學研究證明,從神經一體液調節來看,內分泌腺活動對氣質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但激素說過分強調了激素的重要性,從而忽視了神經系統特別是高級神經系統活動特性對氣質的重要影響,不乏有片面傾向。  

四、血型

血型說是日本學者古川竹二等人的觀點。他們認為氣質是由不同血型決定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與之相對應氣質也可分為A型、B型、AB型與O型四種。A型氣質的特點是溫和、老實穩妥、多疑、順從、依賴他人、感情易衝動。B型氣質的特點是感覺靈敏、鎮靜、不怕羞、喜社交、好管閒事。AB型氣質特點是上述兩者的混合。O型氣質特點是意志堅強、好勝、霸道、喜歡指揮別人、有膽識、不願吃虧。這種觀點也是缺乏科學根據的。  

五、活動特性說

活動特性說是美國心理學家巴斯(A.H.Bass)的觀點。他用反應活動的特性,即活動性、情緒性、社交性和衝動性作為劃分氣質的指標,由此區分出四種氣質類型。活動性氣質的人總是搶先迎接新任務,愛活動,不知疲倦;嬰兒期表現出總是手腳不停亂動,兒童期表現出在教室坐不住,成年時顯露出一種強烈的事業心。情緒性氣質的人覺醒程度和反應強度大;嬰兒期表現出經常哭鬧,兒童期表現出易激動、難於相處,成年時表現出喜怒無常。社交性氣質的人渴望與他人建立密切的聯繫;嬰兒期表現出要求母親與熟人在身旁,孤單時好哭鬧,兒童期表現出易接受教育的影響,成年時與周圍人相處很融洽。衝動性氣質的人缺乏抑制力;嬰兒期表現出等不得母親喂飯等,兒童期表現出經常坐立不安,注意力容易分散,成年時表現為討厭等待,傾向於不加思索地行動。用活動特性來區分氣質類型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動向,不過活動特性的生理基礎是什麼,卻沒有揭示出來。

我國心理學界現普遍認為,氣質的生理機制是神經類型

關於「氣質類型」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