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外氣療法/靜功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氣功外氣療法》 >> 練氣 >> 靜功
氣功外氣療法

氣功外氣療法目錄

三調的運用

(一)姿勢:坐式、站式、臥式都可以作為練氣的功式。從中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姿勢,如站樁式,或平坐式,或盤坐式,作為主要練靜功的姿勢,其他姿式作為輔助姿勢,有機會就順勢進行鍛煉。

(二)呼吸:練氣以逆腹式呼吸為主。開始從自然呼吸、順腹式呼吸練起,等呼吸練順了以後就可以過度到逆腹式呼吸。呼吸鍛煉的要求是深、長、勻、細。從有意識的鍛煉到「莫忘莫助」。

(三)意念:靜功練氣的意念,主要採用意守下丹田的方法,即「凝神氣穴」,使丹田之氣充實,周天開通,然後根據練氣要求,有意識的在體內導氣運行。

靜功的練法

(一)擺好姿勢,全身放鬆,排除雜念。首先意想自己身體內之濁氣,隨呼氣從全身毛孔、口、鼻排出,共3口。再叩齒36通,攪舌咽津3口,意想天地之清氣隨咽津而下至丹田,充養全身。

(二)調勻呼吸,排除雜念,意守下丹田,塞兌返聽下丹田,兩目微閉內視下丹田。要求自然,活潑,勿忘勿助,不可閉息或死守。

(三)練養相兼。有條件者最好培養子、午時練靜功的習慣,其他時間以養氣為主。當然,一次練功中,也要注意練與養相結合。如練功中,運用逆腹式呼吸,意守下丹田,已達到入靜狀態,身體輕鬆,呼吸柔綿勻細。

(四)氣生丹田,周天運轉。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丹田氣足,便覺丹田有氣的壓迫感、溫熱感或氣團移動感等異常而舒適的感覺。鍛煉日久丹田氣感越來越足。在練功靜定的時候,丹田發熱,並覺一股暖流從丹田向尾閭骨處衝擊(有時會陰穴先跳動,有種周身軟綿舒適的感覺)。此時要以真意領氣,使其沿督脈夾脊關、玉枕關運行,再至百會,後經任脈,下至丹田。其原則是:氣不動我意守之,氣將動我意先動。此時用意念配合呼吸使真氣在任督兩脈循經運行。吸氣使氣順督脈升入上丹田;呼氣使氣下歸丹田,為一小周天。久而久之,丹田氣生,意不外馳,自然循任督兩脈周天運行,此時已不用著力於呼吸、意念的導引,周天自然轉動。

(五)一次功夫練畢要認真收功,將意念慢慢移開意守之部位,引氣歸於下丹田,周身放鬆,慢慢睜開眼睛,行自我按摩導引之功。自我按摩導引的方法是:搓手、浴面、疏發。再引行十二經,方法:上肢三陰經從胸搓至手,三陽經從手搓至肩、頭側、下胸腹;下肢三陽經,從腰臀搓至足;三陰經從足搓至腹。各搓摩導引7次,然後自由活動一下就可以了。

參看

32 練氣的時間、方位及注意事項 | 動功 32
關於「氣功外氣療法/靜功」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