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外氣療法/超距發功手法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氣功外氣療法》 >> 發功 >> 發功手法 >> 超距發功手法
氣功外氣療法

氣功外氣療法目錄

超距發功手法,是發功手式距離受功穴位、部位10~100厘米(根據發功者功力的大小酌定與受功部位的間距),運用適當的導氣方法來發放外氣的手法。是外氣療法的主要發功手法。

(一)推法:

【手式】平掌式、一指禪式、劍指式、龍含式、雀嘴式等。

【方法】選用適當手式,離開治療穴位或治療部位10~100厘米,用兩點或三點拉線、三點求圓等導氣方法,慢慢導氣,當有氣感時,用內勁輕推,發氣於治療部位或穴位上。

【應用】本法是打開患者受功穴位、或治療部位,補氣與激發其氣機的主要手法。運用此手法,當醫者感到手式與患者穴位之間有氣牽引或向外撐張之感時,患者也往往感到有一股無形之氣在推動他,或有局部發熱,凝貼、麻脹、氣機活躍、運行等感覺,有的患者可出現順推方向的動態。本法多與拉、顫、引、旋等手法配合應用。

(二)拉法:

【手式】平掌式、一指禪式、劍指式、龍含式、雀嘴式等。

【方法】選用適當手式,離開治療穴位或治療部位,用兩點或三點拉線導氣法,三點求圓等導氣方法,慢慢導氣,當有氣感時,用內勁輕拉,發氣於治療部位上。

【應用】本法是打開患者受功穴位或治療部位,驅邪外出的主要手法。運用此手法時,醫者可以感到手式與患者穴位或治療部位之間有氣牽引著,或感到有寒涼、燥熱、麻重等不同氣感的邪氣從所拉引的穴位、部位而出。該法常與推、引、旋法合用。如:推拉導氣,能使患者穴位打開,使內外氣機交流;與顫法合用,有激發患者氣機,導氣運行,誘導、激發出動象等作用。

(三)旋法:

【手式】平掌式、龍含式、雀嘴式、一指禪式、劍指式等。

【方法】選用適當的手式,離開治療部位,用螺旋導氣法,慢慢導氣,當有氣感時,手式慢慢旋扭,或左或右,使氣旋轉導入,發氣於治療部位或穴位上。或用三點求圓導氣法,慢慢導氣,當有氣感時,用內勁一手輕拉,一手輕推,順圓周運轉,發氣於治療部位上。

【應用】本法是激發經氣並導氣上下、前後、左右運轉的主要手法。以三點求圓導氣法,用平掌式發氣於肩髃、大椎命門等穴能激發出患者軀體扭轉、搖擺等動象。本法有激發經氣,調整臟腑,平衡陰陽的作用。若與顫法合用止痛作用尤為明顯。

(四)顫法:

【手式】平掌式、探爪式、龍含式、雀嘴式、一指禪式、劍指式、中指獨立式等。

【方法】選用適當的手式,離開治療部位,用點形導氣法慢慢導氣,當有氣感時,手式微微震顫,發氣於治療部位或穴位上。

【應用】臨床用顫法發氣,要調整手法震顫的頻率,使其與患者氣機的震顫同步,這時最易將其氣機激發起來。故本法是發氣激發經氣的主要手法。可與推、拉、旋、引等手法合用。

(五)引法(導法):

【手式】平掌式、一指禪式、劍指式、龍含式、雀嘴式等。

【方法】選用適當手式,離開治療部位,慢慢導氣,當有氣感時,發氣於治療部位上,並根據病情順經或逆經,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地導經氣運行。

【應用】當用其他手法將患者經絡、穴位之氣機激發起來以後,就要抓住時機用引法導引氣脈,使其疏通、調整。故本法是導引經氣運行,調理偏盛偏衰,平衡陰陽,引氣歸原的常用手法。

(六)定法:

【手式】一指禪式、劍指式、平掌式、龍含式、雀嘴式等。

【方法】選用適當手式,離開治療部位,慢慢導氣,當有氣感時,採用一種或幾種發功手法定點發氣於治療部位或穴位上。

【應用】本法是將手式對準穴位或治療部位,用固定的手法定點發氣的方法。有打通穴位、激發氣機,補虛益氣的作用。如:定點向命門發氣能補腎壯陽;定點向丹田發氣能補益真氣等等。

32 發功手法 | 推拿發功手法 32
關於「氣功外氣療法/超距發功手法」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