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外氣療法/輔助手法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氣功外氣療法》 >> 發功 >> 發功手法 >> 輔助手法
氣功外氣療法

氣功外氣療法目錄

輔助手法是一些常用的推拿手法,是作為發功治療前後激發穴位開合、放鬆肌肉,解除痙攣,剝離粘連,滑利關節通經活絡以及調理陰陽,導引氣脈,調整收功等輔助治療的手法。

雖然這些手法是作為氣功外氣療法的輔助手法,但對患者機體「力」的調整則是起重要作用的手法。如腰椎間盤突出症髓核壓迫坐骨神經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只用氣的調整很難使髓核還納或改變其位置,這就要靠按、板、搖等力調手法,使髓核還納,或改變其位置。但是本病由於髓核的突出必然導致氣脈瘀滯不通或紊亂,所以還要通過氣的調整,故在治療本病時是以「力」調為主,「氣」調為輔的。

(一)點法:用中指,或拇、食、中三指,或五指捏攏,輕輕點打經絡穴位。

(二)掐法:用拇指甲在穴位或治療部位上掐壓。

(三)拍法:用五指自然伸直,成虛掌拍打治療部位或經絡、穴位。

(四)擊法:手握空拳,用手背或其他部位擊打治療部位或經絡、穴位。

(五)按法:用拇指端,或拇指指間關節食指第一指間關節屈曲突起部,或用掌按壓治療部位或經絡、穴位。

(六)撫法:用一手或雙手掌面,在經、穴或治療部位上推撫。

(七)撥法:用指端或指間關節屈曲之突起部在穴位上撥動。

(八)搓法:用雙手掌面,或拇指與食中指面挾住一定部位,對稱用力,輕輕推揉。

(九)搖法:用一手握住或挾住關節近端肢體,另一手握住關節遠端肢體,做屈伸迴旋轉動。

(十)法:以手背小指處,附著於一定治療部位上,通過前臂的旋轉擺動,連同腕關節作屈伸外旋的連續活動,使產生的力持續地作用於穴位或部位上。

(十一)扳法:用兩手分別固定關節的遠端和近端,或肢體的一定部位,做相反方向的用力扳動。

(十二)拔伸法:用兩手分別握住肢體的遠近端,做相反方向用力牽拉;或利用肢體自身的重量做反牽拉力,兩手握住遠端,向上或向前牽拉。

32 推拿發功手法 | 發功中的氣形 32

參看

關於「氣功外氣療法/輔助手法」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