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學/急性疼痛的治療總則
醫學電子書 >> 《急診醫學》 >> 腦血管意外和神經系統疾病急診 >> 疼痛 >> 急性疼痛的治療總則 |
急診醫學 |
|
|
疼痛的治療總則為明確診斷,並儘可能去除病因;提高痛閾;減慢神經傳導速度,包括針對某些與傳導疼痛有關的神經介質之處理;以及儘可能減弱乃至消除疼痛刺激對疼痛感受器的作用。
一、非麻醉性止痛藥
(一)作用範圍 非麻醉性止痛藥治療周圍性(源於皮膚、骨骼、肌肉和關節的)疼痛有效,能止痛而不影響意識。
(二)作用機理 前列腺素刺激傷害感受性神經末梢而致痛,水楊酸類及其他非類固醇性消炎藥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起止痛作用,但對其他傷害性、傳導疼痛的神經介質,如緩激肽和組胺等,無作用。
(三)製劑及用法 可用阿司匹林,每次~600mg,每4~6h一次,或乙氨酚(Tylenol),每次mg,每4~6h一次,或非那西丁,每次mg,每3~4h一次。將此三種成分以不同比例相配,或再加咖啡因,即成市售止痛成藥。
(四)副作用 所有非類固醇性消炎藥物均有胃腸道刺激和致變態反應等副作用。乙氨酚則無消化不良、胃腸道出血和血小板凝集抑制等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故較為安全;且於許多情況下更有效。
(五)藥物相互作用 阿司匹林和乙氨酚合用的止痛作用並不比單用強。但其任一種與可待因合用,則比單用可待因有效。
二、輕度麻醉藥
若用上列藥物治療無效,則需急用(5~7天)輕度麻醉藥,如可待因、氧可酮(Oxycodone)。其止痛效果稍好些,但短期內有成癮的危險性。心肌梗死、肺梗死、膽絞痛和腎絞痛常需用更有效的麻醉劑。
三、惡痛的治療
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損害可致不易控制的劇痛,如丘腦症候群、灼性神經痛、幻肢痛和皰疹後神經痛等。這些惡痛的發生機理是由於喪失了對痛覺傳導和感受和正常抑制,或者由於在中樞傳導途徑形成了異常興奮。
近年開始研究加強對痛覺傳導通路的抑制來治療惡痛。強刺激粗纖維能減輕疼痛。在灼性神經痛病人的損傷近端,以其電壓不引起運動效應和疼痛的單向波刺激神經2~3min,可使疼痛緩解。把10%鹽水注射到下肢幻肢痛病人的腰椎棘突間韌帶,在發生牽涉到正常側下肢的放射痛同時,幻肢漸出現麻木而疼痛中止,可持續24~36h。重複注射均有效。
急性疼痛臨床診斷總則 | 頭痛 |
關於「急診醫學/急性疼痛的治療總則」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