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診療/精神衛生的社會服務
醫學電子書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 精神疾病 >> 精神衛生概述 >> 精神衛生的社會服務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
|
|
近幾十年來,有效抗精神病藥物的研製和應用,精神病人離開醫院回歸社會已成為可能。隨著非住院化運動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讓精神病人置身於家庭和社會之中。
已有研究顯示,精神病人和其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係能夠改善或加重其病情,因此,家庭治療已被用來對慢性病人進行干預,並能有效地預防複發,減少反覆住院。今天,精神病的家庭比過去更多地參與了對精神疾病的治療,家庭醫生在促進病人康復和回歸社會中已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另外,需要住院的病人也不像過去那樣受到隔離和嚴厲的管束,他們常常很快就出院,而被轉入部分治療的醫療機構和日間治療中心。這些醫療服務的重點是對病人進行集體治療而不是個體治療,病人常在夜間返家或去社會康復訓練所。由於工作人員相對較少,病人在這些機構花費亦要少得多。
然而非住院化運動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那些對自己和社會沒有危險的精神病人可以不再住院或接受治療,因此很多精神病人變得無家可歸,這對整個社會都會產生不良影響。法律政策雖然是用來保護人權,但在為那些明顯失去理性的病人提供必要的治療時,它也造成很多麻煩。
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定的社會關係來滿足需求、得到照料並在情感上得到支持,尤其是處在應激狀態的時候。已有研究證實,良好的社會支持可以明顯地促進軀體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康復。隨著社會的變革,傳統的由家庭和鄰居提供的支持已經減少了,同時,自我照料小組、互助集體也在社區蓬勃發展起來。
有些自我照料小組,如嗜酒者互誡協會、麻醉劑成癮者互誡協會,其主要目標是擺脫或改造成癮行為,其他類似的相互提供幫助集體有殘疾人互助會和老人互助會。另外的一些團體,如全國精神病聯盟,還要為重病患者的家屬提供支持和幫助。
精神衛生概述 | 精神疾病的分類和診斷 |
出自A+醫學百科 「家庭診療/精神衛生的社會服務」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AE%B6%E5%BA%AD%E8%AF%8A%E7%96%97/%E7%B2%BE%E7%A5%9E%E5%8D%AB%E7%94%9F%E7%9A%84%E7%A4%BE%E4%BC%9A%E6%9C%8D%E5%8A%A1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家庭診療/精神衛生的社會服務」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