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賊

(重定向自墨斗鱼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烏賊(cuttlefish),軟體動物門 (Mollusca)頭足綱(Cephalopoda)烏賊目(Sepioidea)烏賊科 (Sepiidae)動物的統稱。古稱「烏鰂」,俗稱「墨魚」。烏賊科共約 100種,其中成為捕撈對象的約10種,如曼氏無針烏賊(Sepiella maindroni)、金烏賊(Sepiaesculenta)、白斑烏賊(S.latimanus)、虎斑烏賊 (S.pharaonis)、烏賊(S.officinalis等。烏賊是重要的海洋捕撈對象,中國傳統四大海產之一。

目錄

形態

眼甚大,眼眶外有膜。口周具腕10隻:其中4對較短,腕上具4行吸盤。雄體左側第4腕莖化,部分吸盤縮小並稀疏,司傳遞精莢至雌體的功能;另1對腕甚長,稱觸腕或攫腕,有穗狀柄,觸腕穗上的吸盤隨種類不同,從 4~20行不等。胴部盾形,狹窄的肉鰭幾乎包被胴部全緣,僅在後端分離;胴部腹面具漏斗。內殼厚,很發達,但完全包埋於外套膜內,石灰質,橢圓形,通稱烏賊骨海螵蛸。內殼的後端多具骨針,有的種類後端不具骨針。不具發光器,但如體表附著發光細菌時,也會呈現發光現象。墨囊發達,內含由極細的黑色顆粒構成的粘稠混懸體──烏賊墨;當烏賊受到強烈刺激時,會釋放「墨雲」而逃遁。烏賊的真皮層下,具有很多色素細胞,通過色素細胞的張縮而改變體色,進行保護性適應。烏賊最大胴長可達500毫米,最大體重可達7~8千克。(見彩圖)

分布和洄遊

烏賊是淺海種類,主要生活於大陸架以內。有晝夜垂直移動現象:黎明和薄暮時上浮至中上層,日間則多在中下層遊動。腹面的漏斗為其主要的運動器官,可借漏斗射流的反作用力而移動。行動靈活,但速度不快。生殖洄遊和越冬洄遊是生命周期中的主要環節,其中伴隨有索餌行為。春季水溫上升時性腺逐漸成熟,深水區的越冬群體集群游往淺水區交配、產卵,形成重要漁汛。中國近海的曼氏無針烏賊和金烏賊的洄遊,大體呈輻射式散布,即由東南的深水越冬場向西北或偏西方向的淺水產卵場移動,形成若干地方群。烏賊僅集中分布於東半球。漁場大都為產卵場,多集中於水質澄清、潮流輕緩、鹽度較高、海藻茂密、沿岸水系和外海水系交匯的島嶼周圍。

生物學特性

烏賊是兇猛的肉食動物,經常捕食蝦、蟹、毛顎類和幼魚,並有同類相殘習性。捕食時突然伸出長長的觸腕,準確攫住獵物,以堅韌鋒利的角質顎咬碎其硬殼。烏賊本身也是鰳、帶魚海鰻等肉食性魚類的重要獵取對象。在避敵時,除靈活閃避之外,還噴出含有生物鹼的烏賊墨,可麻痹天敵的嗅覺感官。

親體交配後即行產卵,以後相繼死去,壽命一般為1 年左右。卵分批成熟,單個產出,成串結附於柳珊瑚、海藻或其他物體上,很象一串串葡萄。產卵量從幾百個至幾千個。孵化期約需30~40天。水溫對孵化時間的提早或推遲有較大影響。卵黃豐富,有多層卵膜保護,孵化率可達70~80%。孵出的稚仔與親體的形態相近,能前後遊動及攝食。幼體生長很快,5~6個月即可長至親體大小。水溫下降時幼體相繼集群游往深水區越冬,翌年性腺成熟,新的世代重返其出生海域,然後進行交配、產卵。

烏賊群體組成比較簡單,屬資源補充量增加較快、資源破壞和恢復都較易的類型。資源恢復的關鍵在於對卵的保護和幼烏賊的存活。幼烏賊的存活量直接影響翌年的資源量及漁獲量。同時,由於卵孵化率高、生長快和回歸性強等特性,還是理想的放流增殖對象。

捕撈和利用

中國是捕撈烏賊最多的國家之一,其中以曼氏無針烏賊產量最大,約佔中國近海烏賊科總漁獲量的80%,形成中國最重要的海洋漁業之一。烏賊產量大的國家還有日本、泰國、西班牙和義大利。漁具有滾輪拖網、機輪拖網、定置網、光誘扳繒、墨魚籠、三角網等;其中滾輪拖網為中國特有的專捕漁具,適於在多岩礁的海底作業,在中國浙江和閩東漁場甚為普遍。重要的烏賊漁場分布於中國浙江沿海、暹羅灣、日本的瀨戶內海和熊野灘以及西北非等海域。

每 100克鮮烏賊肉中含蛋白質13~17克,比一般貝類高1~2倍,與一般的經濟魚類蛋白質含量相近;所含的維生素 A則是魚肉中所缺少的。中國曼氏無針烏賊的淡干品稱螟蜅鯗或南鯗,由金烏賊製成者則稱為烏魚乾或北鯗,均是有名的海味。經腌制的雌烏賊纏卵腺俗稱「烏賊蛋」,味極鮮美,是海味中的珍品。烏賊的內殼──海螵蛸是重要的中藥原料,主治胃病和氣管炎。烏賊的墨囊乾粉對抑制內出血有良效。

參看

關於「烏賊」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