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免疫學/免疫應答的概念與過程
醫學電子書 >> 《醫學免疫學》 >> 免疫應答(一):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 >> 免疫應答的概念與過程 |
醫學免疫學 |
|
一、免疫應答的概念
抗原性物質進入機體後激發免疫細胞活化,分化和效應過程稱之為免疫應答(immuneresponse)。但對這一過程的認識是隨著免疫學的發展逐步深化和建立較為完整的概念。在免疫學發展的早期,人們發現抗原性物質進入體內後可在血液中檢測出抗體,而對抗原是不產生應答的,其指導學說為側鏈學說和指令學說。
進入近代免疫學時期,已知淋巴細胞可能是抗體產生細胞,但尚無直接證明,實驗認為抗原只對抗體產生細胞起選擇激發作用,並且認為抗體只是由單一淋巴細胞克隆完成的,彼此無關聯。在這一時期已證明除存在體液免疫外,還存在有細胞免疫。對「自己」抗原提出了自身耐受的概念,在打破自身耐受的條件下可以發生自身免疫現象,並證明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有自身抗體存在。這一時期的指導學說是由Burnet提出的細胞系或克隆選擇學說。
進入現代免疫學時期,已證明在高等動物和人體內存在有結構複雜的免疫系統,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組成的。同時也證明了免疫應答是由多細胞系完成的。並認為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協同的和相互制約的關係,在正常免疫生理條件下,它們處於動態平衡,藉以維持機體的免疫穩定狀態。抗原進入可激發免疫系統打破了這種平衡,從而誘發了免疫應答,再建立新的平衡狀態。在此時期還證明了自身耐受是由多種機制形成的,存在著生理性「自身識別」與病理性「自身識別」。其指導學說是由Jerne提出的免疫網路學說。
二、免疫應答的過程
現代免疫學的發展,為了解免疫應答過程提供了細胞學基礎。雖然免疫應答過程的效應表現,主要是以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和以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但體內和體外的實驗已證明,這二種免疫應答的產生都是由多細胞系完成的,即由單核吞噬細胞系、T細胞和B細胞來完成的。所以免疫應答過程不是單一細胞系的行為,而是多細胞系相互作用的複雜行為。這一過程包括:①免疫細胞對抗原分子的識別過程,即抗原分子與免疫細胞的相互作用;②免疫細胞的活化和分化過程,即免疫細胞間的相互作用;③效應細胞和效應分子的排異作用。(表11-1)。
表11-1 免疫應答過程
識別 | 活化與分化 | 效應 | |||
抗原的攝取、處理和加工抗原的呈遞抗原的識別 | 膜受體的交聯 膜信號的產生與傳遞 細胞增殖與分化 生物活性介質的合成與釋放 |
對靶細胞或分子的排異作用 引起組織的損作用(炎症) 免疫應答的調節作用 |
|||
抗原→ Mφ T B |
T與B細胞的境殖與分化 抗體的產生與釋放 細胞因子的產生與釋放 效應T細胞的產生 免疫記憶細胞的產生 |
抗體分子 效應T細胞 免疫增強系統 補體分子 細胞因子 K/NK細胞 Mφ粒細胞系 肥大細胞 紅細胞 血小板 |
排異 或排已 |
免疫保護 免疫病理 |
抗感染 抗腫瘤 自身免疫 變態反應 移植排斥 移植物抗 宿主反應 |
對免疫應答過程的了解,就是要對上述過程進行深入的探討。現已主證明免疫細胞間的相互作用,既表現相互協同又表現相互拮抗,同時細胞間的相互作用是由其分泌的介質完成的。近年來的實驗又證明,免疫細胞在其相互作用中,可表現為具有組織相容性基因的限制性,即所謂MHC限制性,表明免疫細胞的活動是受遺傳控制的。上述發現,既揭示了免疫應答過程的複雜性,又反映了它是嚴密控制和精細的調節過程,這對保持機體自身免疫穩定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目前對免疫應答機制的研究,已由細胞水平、分子水平進入了基因水平,雖然如此,對這一複雜過程的認識是極其有限的,眾多的問題還有待解決。
1.抗原識別階段此階段可包括抗原的攝取、處理和加工,抗原的呈遞和對抗原的識別,分別由Mφ、T和B細胞完成。
2.免疫細胞的活化和分化階段此階段可包括抗原識別細胞膜受體的交聯、膜信號產生與傳遞、細胞增殖與分化以及生物活性介質的合成與釋放,主要由T和B細胞完成。
3.免疫應答的效應階段此階段主要包括效應分子(體液免疫)和效應細胞(細胞免疫)對非已細胞或分子的清除作用,即所謂排異效應,及其對免疫應答的調節作用。此階段除抗體和效應T細胞參予外,即非特異免疫細胞和分子參加才能完成排異和免疫調節作用。
免疫應答(一):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 | 抗體產生的細胞學基礎 |
關於「醫學免疫學/免疫應答的概念與過程」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