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生理
A+醫學百科 >> 勞動生理 |
勞動生理(work physiology),人在勞動過程中身體內的生理變化規律。研究勞動生理的目的是預防疲勞和過勞的發生,使人在勞動過程中能達到和維持高的作業能力。
任何勞動都有肌肉活動參加,肌肉活動時要消耗能量。能量由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質在體內氧化而產生,因此在勞動過程中將消耗大量的氧。根據能量消耗或氧消耗的多少可判斷和劃分勞動強度的大小。勞動中所需要的氧能否得到滿足,取決於呼吸器官及循環系統的功能狀態。成年人一般每分鐘最多能供應3升氧,經過鍛煉的人可高達 4升。如果需要的氧量和實際能供給的氧量處在平衡狀態下,則勞動可維持較長的時間;如果需氧量大於供氧量,在欠氧的條件下勞動持續不久即會被迫停止。為了供給勞動中所需要的大量的氧、輸送營養物質、排出代謝產物和散出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多餘熱量,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活動必須加強。此時心率加快,由安靜狀態下的每分鐘 65~70次可增高到 150~200次;心臟每分鐘射血輸出量可由安靜狀態下的3~5升增加到15~25升;血壓升高,特別是收縮壓升高更為明顯。呼吸次數由每分鐘14~18次增至30~40甚至60次;不但呼吸次數增加,肺通氣量也發生很大變化,可由安靜時的每分鐘6~8升增至40~120升。上述變化在勞動停止後很快得到恢復,一般在中等強度的勞動後30分鐘內即可完全恢復。勞動時身體各器官系統的活動都受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而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皮質的功能起主導作用。大腦將感覺器官接受的外界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將作出的決斷傳到效應器官,引起相應的行動。隨著內外條件的變化,神經系統對各器官和系統的活動狀態進行適當的控制和調整,以達到適應的要求。
無論是從事以肌肉活動為主的體力勞動,或以精神和思維活動為主的腦力勞動,經過一定的時間和達到一定的程度後都會出現作業能力的下降,表現為疲倦感或肌肉酸痛或全身無力,這種現象稱為疲勞。疲勞可分為局部性疲勞和全身性疲勞,或分為體力性疲勞和精神性疲勞。無論哪一種,其本質都是生理性改變,經過適當休息可以消除。疲勞產生的原因可能為:勞動組織不合理,勞動強度過大或勞動時間過長;勞動環境條件不好,如高溫、聲音噪雜、空氣污濁、照明條件低劣等;勞動者本身技術不熟練、體弱、缺乏鍛煉、精神狀態不佳等。
疲勞出現後若得不到及時的休息和恢復,日久會產生過勞進而導致健康受損。若勞動過程中長期處於不良體位和工作姿勢,使身體某一部分器官和系統過度緊張,可能引起各種不同類型的病損,如:長期站立和行走的,特別是需要負荷重物的作業可能引起下肢靜脈曲張、腹疝、脊柱彎曲、肢體或腰背疼痛;長期坐位的工作可引起腰痛、結腸炎、痔、消化不良等;局部肢體或器官頻繁活動或過度緊張的作業可引起腱鞘炎、肌肉痙攣、關節炎、視力下降、發音困難、滑囊炎、頸肩腕症候群等。
預防疲勞和過勞的措施有:技術改革,儘可能採用機械化自動化的生產方式以減輕繁重的體力勞動;改進操作方法,做到合理化操作,使各項動作符合人體解剖生理特點和生物力學原則;加強個人鍛煉和技術訓練;建立合理的勞動制度,包括勞動力的合理組織及勞動休息制度的合理安排;加強保健工作,提高勞動者健康水平。
關於「勞動生理」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