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氣

(重定向自利气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行氣氣功術語。含意非一。一是指一種逐漸延長閉氣時間的以習煉呼吸為主的氣功功法,又稱閉氣法。《抱抱子內篇》:「善行氣者,內以養身,外以卻病惡。」其「釋滯」篇載其功法為:「初學行氣。鼻中引氣而閉之,陰以心數至一百,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已耳聞其出入之聲,常令入多出少,以鴻毛著鼻口之上,吐氣而鴻毛不動為候也。漸習轉增其心數,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則老者更少,日還一日矣。」呼吸時,以輕、緩、勻、長、深為要點。修習務須循序漸進。其法源於先秦,魏晉時流行不變,但因掌握不當易生弊端,故晚唐以後罕見傳行者。行氣的另一含意,是指以意識引導內氣在體內運行。如《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中有「行氣」一訣,即是指此。此法可用以運氣攻病。《養性延命錄.服氣療病篇》:「凡行氣欲除百病,隨所在作念之。……和氣往攻之,從時至時,便自消矣。」另一種是指治法。即調理氣機,行散氣滯。又稱利氣,通氣。用於氣滯所產生的胸腹脹悶疼痛等病症。常見行氣藥有木香橘皮香附厚朴枳實等。疏郁理氣和胃理氣等均屬行氣法。詳各條。氣功是指含意非一。一是指一種逐漸延長閉氣時間的以習煉呼吸為主的氣功功法,又稱閉氣法。《抱抱子內篇》:「善行氣者,內以養身,外以卻病惡。」其「釋滯」篇載其功法為:「初學行氣。鼻中引氣而閉之,陰以心數至一百,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已耳聞其出入之聲,常令入多出少,以鴻毛著鼻口之上,吐氣而鴻毛不動為候也。漸習轉增其心數,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則老者更少,日還一日矣。」呼吸時,以輕、緩、勻、長、深為要點。修習務須循序漸進。其法源於先秦,魏晉時流行不變,但因掌握不當易生弊端,故晚唐以後罕見傳行者。行氣的另一含意,是指以意識引導內氣在體內運行。如《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中有「行氣」一訣,即是指此。此法可用以運氣攻病。《養性延命錄.服氣療病篇》:「凡行氣欲除百病,隨所在作念之。……和氣往攻之,從時至時,便自消矣。」另一種是指治法。即調理氣機,行散氣滯。又稱利氣,通氣。用於氣滯所產生的胸腹脹悶疼痛等病症。常見行氣藥有木香橘皮香附厚朴枳實等。疏郁理氣、和胃理氣等均屬行氣法。詳各條。  

道教術語

亦稱「服氣」、「食氣」、「鍊氣」。一種以呼吸吐納為主,輔以導引、按摩養生內修方法。道教修鍊,重視氣對人體的作用,認為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須氣以生,《攝生纂錄.調氣》稱「人在氣中,氣聚即生,氣亡則死」。《太平經》稱「人慾壽者,乃當愛氣、尊神、重精」,「故上士修道,先當食氣」。葛洪也認為「服藥雖為長生之本,若能兼行氣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藥,但行氣而盡其理者,亦得數百歲」。

世傳行氣方法甚多,僅《雲笈七籤》即載有諸家氣法數十種。具體程式不一,原則大致相同。要求行氣時,凝神淨慮,專氣致柔,呼吸吐納,做到輕、緩、勻、長、深。輕,呼吸輕細;緩,進出氣舒緩;勻,呼吸節拍有致,不時粗時細;長,呼吸之間隔時間長,引氣入鼻中而閉之,陰以心數數,30~50乃至120,方徐徐吐之;深,閉氣時使氣滲進腑肺百脈,滲透組織深部。據稱鍊氣既久,可達到鼻無出入之氣的最佳境界,如嬰兒之在母胎中,名曰「胎息」。行氣又輔以導引與按摩。導引,即以力引動肢體,作俯仰屈伸運動,「導氣令和,引體令柔」。按摩,即以摩、捏、推、揉等手法作用於人體之經絡穴位,以求筋肉舒展、血脈流通,使行氣更見成效。

關於「行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