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髖內翻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疾病名稱先天性髖內翻

英文名稱:發育性髖內翻

藥物療法:手術矯形;股骨粗隆下斜行截骨術;股骨粗隆楔形外展截骨術;股骨粗隆間倒「V」形插改角截骨法  

目錄

基本概述

小兒先天性髖內翻,又稱發育性髖內翻。在幼兒時發病,股骨頸的頸干角呈進行性減小,表現為日見加重的跛行,是小兒跛行常見原因之一。單側發病多於雙側,性別和種族無明顯差異。  

治療措施

先天性髖內翻患者在股骨頭與股骨頸干之間存在著非生理性的剪應力與變應力,治療原則是應在兒童成長期減少彎曲應力使至達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變股骨頭與頸之間剪應力為生理性的壓應力

對於輕度髖內翻可採用非手術治療,而頸干角小於100°時多需手術矯形,增加頸干角,恢復其正常的生理壓應力,消除剪應力。手術為粗隆下外展截骨矯形術,把原來垂直的骨骺線,變成水平骨骺線。由於截骨方式及固定方法不同,手術術式有多種,現主要介紹幾種如下:

(一)股骨粗隆下斜行截骨術 麻醉之後仰臥,患髖墊高,大腿上部外側縱形切口,顯露股骨大粗隆及股骨上1/3,在大粗隆的骨骺稍下處斜向小粗隆下作一斜行截骨,與股骨幹成有約35~45°,將股骨近端的截骨面內的松質骨鑿出一骨槽,外展大腿,將股骨截骨遠端斜行尖端插入近端股骨粗隆的槽內。如不易插入,可將股骨幹截骨遠端上段斜面的兩側皮質骨邊緣修理更加尖銳,修整後的尖端即能完全插入槽內。股骨幹外展角度視術前髖內翻程度決定,並用兩枚螺絲釘穿入股骨上端與小轉子內側皮質骨作固定。術後皮膚牽引,6~8周去除牽引,床上活動。待X線片證實癒合後,下地行走負重。

(二)股骨粗隆楔形外展截骨術 此法仰位及手術入路同上述。在粗隆下股骨幹作一楔形骨塊,術前先測量出楔形骨塊的角度,即髖內翻度數+楔形骨塊度數等於或稍大於正常頸干角度。截除楔形骨塊後,患肢外展,對合截骨面,將四孔鋼板按大粗隆及股骨幹接合處角度順勢彎曲妥巾,置於其外側,用螺絲釘固定。術後用髖人字形石膏固定,骨癒合垢拆除石膏,開始下地行走。

(三)股骨粗隆間倒「V」形插改角截骨法 仰臥位,患髖抬高,內收肌切斷,在股骨外側大粗隆處倒V形鑽孔,股骨內側小粗隆下作橫形鑽孔,骨鑿連接骨孔截骨。刮匙除去粗隆近端松質量,固定骨盆,充分外展患肢,使遠段倒V型骨尖端嵌插入預先鑿好的股骨粗隆近端骨槽內。用半髖人字形石膏固定。由於切斷內收肌,外展充分,術後複發少。

以上股骨粗隆部的外展截骨時應注意下列幾點。①對於髖內翻尚大於100°的患兒密切隨訪,如果髖內翻有進展應早期手術治療,手術越遲,功能恢復越差。②截骨後應充分外展髖部,因為髖內翻主要由骺板發育異常引起,多數為進行性,如果手術矯形不能消除其不利的力學因素,術後仍有不同程度的複發,故手術時矯枉要過正,防止髖內翻複發。③手術時應避免損傷股骨近端骨骺,否則會引起骨骺早期融合;在股骨頸的病變區不能植骨,因為植骨不但不能促進骨化,反而使畸形加重。  

病因學

先天性髖內翻的病因不明,有家族遺傳史,先天性骺板發育異常,股骨頸內側鈣化過程受阻,以致股骨頸內側發育異常,其原因究屬局部血管畸形還是創傷引起的尚未定論。  

病理改變

股骨頸的頸干角是由股骨頸與股骨幹兩者的軸線構成。兒童的頸干角一般為135~145°,到成人時逐漸減小到120~140°。如頸干角<120°,稱之為髖內翻。先天性髖內翻的股骨頭內側與股骨頸交界處見三角形骨缺損區或稱骨發育不全區,三角形骨塊尖端與橫過股骨頸的骨質疏鬆帶相連,病理檢查為骨化延遲的軟骨組織。其位置正在股骨頸的主要負重力線徑路上,這樣就減少了股骨頸承受力量的能力,而骺線則在該線之近端。隨年齡、體重的不斷增加,患兒站立行走負重,加重了股骨頸的彎曲,導致股骨頭骺向內傾斜,這樣引起了不利於該股骨頸疏鬆部軟骨組織的剪應力和彎應力,這些應力隨股骨頸彎形而加大。髖內翻嚴重,頸干角進行性減小,甚至達到銳角的程度,股骨頸骨質疏鬆帶增寬、大粗隆上移與髂骨相鄰為止,最後髖內翻畸形呈一種手杖樣的外形。  

臨床表現

患兒在開始行走之前一般無症状,行走後出現臀中肌鬆弛的跛行。如為雙側病變,步態呈鴨步,大轉子向外上突出,股骨頸彎曲內翻形成了肢體的短縮。由於臀中小肌鬆弛,屈氏(Trendelenburg)征陽性,患髖外展、內收、旋轉受限。本病與兒童期繼發性骨骺滑脫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骨頸骨髓炎、多發性骨軟骨發育不良、股骨頸骨折等病因引起的髖內翻有所不同,但均有跛行步態,應與先天性髖脫位鑒別。本病由於股骨頭位於髖臼之內,望遠鏡試驗陰性,而後期髖關節功能受限顯著,且發病率較低。

1.骺板近側有一透明帶,骺板與干骺端下方形成一三角形骨塊

2.骨骺閉合成形成手杖畸形

X表現為:頸干角減小、股骨頸內側與股骨頭接壤處可見一個三角形骨塊,該三角骨塊密度減低,呈倒V形,為一骨質發育不良區,其邊緣與周圍骨質有明顯的界限,內側界為股骨頭的骺線,外側界為X線透亮增加的發育異常區域,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增加,局部薄弱的透亮帶更加增寬與變直,髖內翻愈加嚴重。晚期病例的股骨頭變得扭曲呈橢圓形,髖臼變淺,頸干角可達90°以下。HE角測量(圖5),正常為25°左右,髖內翻大於25°,連續測量HE角,可了解髖內翻進展程度,是否需要手術矯形以及矯正多少才能防止畸形複發。

關於「先天性髖內翻」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