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學/小兒心臟血管解剖特點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兒科學》 >> 病毒性心肌炎和小兒循環系統 >> 小兒循環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 小兒心臟血管解剖特點
兒科學

兒科學目錄

(一)心臟重量 小兒心臟相對比成人的重。新生兒心臟重量約20~25克,占體重的0.8%,而成人只佔0.5%。1-2歲達60克,相當於新生兒的2倍,5歲時為4倍,9準則時為6倍,青春後期增至12~14倍,達到成人水平。除青春早期外,各年齡男孩的心臟均比女孩重。

(二)房室增長速度 生後第1年心房增長速度比心室快,第2年者增長速度相接近,10歲後心室生長超過心房。左、右心室增長也不平衡。胎兒期右室負荷大,左室負荷小而右心佔優勢。新生兒期左、右室壁厚度為1:1,約為5mm。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循環的量日趨擴大,左室負荷明顯增加,左室壁厚度較右側增長為快。6歲時,左室壁厚達10mm,右室則為6mm,即1.6:1(成人2.6:1)。15歲時左室壁厚度增長到初生時2.5倍,但右室僅增長原來厚度的1/3。

(三)心腔容積 自出生至成人四個心腔容積發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如初生時心腔容積為20~22ml,7歲時為初生時的5倍,約為100~120ml,青春期為140ml,18~20歲達240~250ml為初生時的12倍。

(四)心臟位置與形態 小兒心臟的位置年齡增長而發生變化。2歲以下幼兒心臟多呈橫位,2歲以後隨著少兒的起立行走、肺及胸部的發育和橫膈的下降等,心臟由橫位逐漸轉為斜位。小兒心臟的形狀,嬰幼兒期為球形、圓錐形或橢圓形;6歲後跟成人心臟的形狀相接近,為長橢圓形。

(五)血管特點 小兒的動脈比成人相對粗,如新生的動、靜脈內徑之比為1:1,面成人為1:2;冠狀動脈也相對比成人粗,心肌供血充分。大血管方面,10~12歲前肺動脈主動脈粗,之後則相反。嬰兒期肺、腎、腸及皮膚微血管口徑較成人粗大,故對以上器官的血液供給比成人佳。

32 小兒循環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 小兒心臟生理特點 32
關於「兒科學/小兒心臟血管解剖特點」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