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辨痙濕暍脈證第四
醫學電子書 >> 《傷寒論》 >> 辨痙濕暍脈證第四 |
傷寒論 |
|
傷寒所致太陽,痙、濕、暍三種,宜應別論,以為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者,名曰柔痙,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一作緩)者,此名濕痹(一雲中濕)。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雲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
【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亦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傷寒例第三 |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第五 |
出自A+醫學百科 「傷寒論/辨痙濕暍脈證第四」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4%BC%A4%E5%AF%92%E8%AE%BA/%E8%BE%A8%E7%97%89%E6%B9%BF%E6%9A%8D%E8%84%89%E8%AF%81%E7%AC%AC%E5%9B%9B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傷寒論/辨痙濕暍脈證第四」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