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根治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1、切口

無論豎切口、橫切口還是斜切口,裡面的操作是差不多的,只有依靠切口作為解剖標誌的醫生會轉向。但是,不同的切口對皮瓣的鬆緊要求不太一樣,縫合後張力最高點的位置也稍有不同,因此切口的弧度會有差別。

縫合時皮瓣的鬆緊實際上是切口決定的,許多醫生採用術前掐起腫瘤兩側皮瓣對合,來判斷切除的寬度,但是經常會出現切除過多,皮瓣張力高的情況。說明這種方法並不十分可靠。為什麼明明術前感覺挺好,且完就不夠了哪?第一、僅僅掐住中心,以為中間夠了兩邊就沒問題,實際上中間夠了是使用了兩邊皮膚的擴展潛力,當兩邊皮膚自己也需要擴展縫合時,無力支援中間,它就不夠了。第二、僅僅兩指能夠對合是不夠的,中間的組織厚度要減去,緊貼在胸壁上比蓋在胸壁上需要更多的皮膚。第三、縫合本身也要用掉一些寬度。第四、與感覺不同,瘦人的皮膚潛力比胖人小,可能與皮瓣切除的組織更少、保留的層次更多有關。第五、由於梭形切口兩側弧度並不對稱,你掐得正好的兩點,不一定就會縫在一起。

怎樣才能更準確一點哪?

積累經驗當然是個辦法,但是現在怎麼辦?可以試一試這個辦法。

畫好切口後,經切口兩端、乳頭、腫塊另加一條中間線並向兩端延長。將雙手的手指分別壓在切口線一側,向內推。如果切口線可被整體推過中間線,就算合格。如果不到並且受腫塊影響切口不能繼續向內,可適當調整切口弧度,然後分別將外側切口線下部向內推,內側上部向外推,可同時過線也可。

微創小切口不推薦使用,自己做過10厘米的,感覺還行,但是估計被助手在心裡罵了一千遍。

游離皮瓣

有戰友對此進行了專題討論,我簡單說幾個於術式演變有關的故事,希望能夠從中發現一些道理。

很久以前,乳癌皮瓣比較厚,有時是緊貼乳腺腺體表面游離。那時,電刀質量不高,應用也不廣泛,大家都使用手術刀游離皮瓣,技術要求不高,層次較清楚,止血也不難,相當於一個單純乳腺切除加腋窩清掃。

後來發現皮下淋巴管可以被腫瘤直接或間接侵犯,皮瓣變薄。對刀功要求很高,既要在血戰中找到合理的層次,還要完美的保持這一層次,不僅對主刀,也對助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出血也只能先壓後止了,出血量較大。此時,電刀由輔助止血工具漸漸變成了游離皮瓣的主角。由於主刀可以即時止血,保持視野清晰,又不用助手幫忙,明顯降低了操作難度,減少了出血,縮短了手術時間。那些被皮瓣游離擋在門外的醫生由此進入了乳癌根治的大門。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員。

再後來,又有人說淺淋巴管與深層淋巴管相通,腫瘤細胞也可能侵及,需要劃入切除範圍內。於是游離面又進一步向皮膚靠攏,幾乎達到全厚皮瓣的程度。在這個層次,幾乎都是滲血,而且緊貼皮膚,風光一時的電刀優勢全無。更大的影響是皮瓣壞死。由於切除了皮下血管網,皮瓣早期依靠間隙組織液,後期依靠再生血管,把皮瓣壞死和皮下積液緊密的聯繫在一起。而且這種皮瓣壞死癒合之慢,令人寢食難安。這時已經風光不再的手術刀捲土重來,特別是配合止血水的應用,再次佔據了主導地位。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如此菲薄的皮瓣,原先的游離方式依然被大量使用。

游離皮瓣常見問題

1、範圍

許多醫生術前會用標記筆在胸壁畫出遊離範圍,這是一個好方法!但是我發現,大部分畫線的醫生手術中並沒有有效的利用這些線,而是依然尋找固定的解剖標誌。的確,皮瓣受牽拉後,畫線位置也會隨之移動,與解剖標誌之間的對應關係也隨之改變,依靠畫線來決定,很有一點鄭人買履的意思!既然這樣,還算是一個好方法嗎?當然算!只是部分醫生使用不當!他們畫的線是解剖標誌的皮膚投影,如上方畫鎖骨,下方畫肋弓,如此明顯的解剖標誌,還用畫?應該畫出實際皮瓣需要游離的範圍,特別是背闊肌前緣、腋窩中分,肋弓下5厘米線等。

2、超越邊界

在游離皮瓣中,超過一點預設的邊界沒有太大問題,但是有些邊界是非常關鍵的解剖標誌,錯過他們不但前路坎坷,而且會增加意外損傷的機會。

上:胸大肌---三角肌間溝。無論以前還是現在,頭靜脈都要保護。

外:背闊肌前緣。胖人容易靠外,瘦人容易靠內。

下:肋弓是標誌,但不是邊界。乳房下內側部的淋巴管,向下達胸骨劍突處,經腹前壁上部,與腹直肌、肝和膈肌的淋巴管叢相交通。

腋窩:有不少人清掃腋窩會掃到上臂

切斷胸肌

1、皮瓣游離完成後,如果行根治,需要切斷胸肌止點,顯露腋窩。第一個解剖標誌就是胸大肌外側緣,接近耾骨大結節處邊緣最為清晰,可由此向下解剖胸大肌外緣,進入胸大小肌間隙內。

2、確定劈開胸大肌界限。為了簡化程序,已經不再解剖胸大肌三角肌間溝,而是切除胸大肌胸肋部,保留鎖骨。這樣胸鎖關節與耾骨大結節的連線就是胸大肌劈開線。一般不要先將胸大肌從中間劈開,然後切斷止點,因為胸大肌劈開間隙小,有張力,容易造成胸大肌斷端術後出血。可以先切斷止點下1厘米的腱性部分,然後沿肌纖維方向直視下劈開,仔細止血。為了獲得良好的顯露,常常需要將胸大肌胸骨不上段切斷,注意處理穿支血管。

3、結紮切斷胸肩峰動、靜脈

4、切斷胸小肌。先游離胸小肌內側緣,分離胸小肌後方,切開外側緣,直視下切斷止點。

至此,胸肌全部切斷,向下牽拉,顯露腋窩。

腋靜脈顯露

在清掃腋窩中,顯露腋靜脈是最重要的步驟,常用三種方法:

一、向下牽引胸鎖筋膜,用手術刀或解剖剪沿腋靜脈方向(估計)切開胸鎖筋膜,向下解剖顯露腋靜脈前壁。然後以此為界結紮分支血管,清除淋巴脂肪組織。對解剖和操作要求高,容易偏離正確的平面。

二、與一相似,但是僅僅切開胸鎖筋膜,用紗布向下推 腋靜脈前方脂肪組織,顯露腋靜脈。比較簡單易行,但是容易撕斷細小的血管和淋巴管,造成術中視野不清和術後淋巴瘺。

三、先不顯露腋靜脈,沿胸壁向上分離,直達腋頂。可以顯露腋尖淋巴結和其下方的腋靜脈。然後,清除腋尖組淋巴結,沿腋靜脈向下游離。將清掃和顯露和二為一,自內而外、自上而下順勢完成。對於喜歡結紮腋窩淋巴管的戰友,更為適合。

淋巴結清掃

腋窩是淋巴結清掃的重點,由於術後需要對淋巴結進行分組病理檢查,因此推薦對腋窩淋巴脂肪組織進行整塊清除。同時,為了減少術後淋巴瘺的發生,建議對淋巴管進行結紮或電凝處理。

方法一、自上而下

切開胸鎖筋膜後,從腋動靜脈溝淋巴脂肪組織開始,向下清除,結紮淋巴管(電凝需特別小心)。顯露腋靜脈鞘,如果淋巴結與靜脈鞘關係密切,可以沿血管方向切開靜脈鞘。靠近靜脈主幹結紮向下的血管分支,分離腋尖部淋巴結與血管間隙 ,結紮上行的淋巴管。將淋巴脂肪組織整體下翻至腋靜脈下,結紮下方淋巴管。對於胸背血管神經周圍淋巴脂肪組織,可切開其前方筋膜,將淋巴脂肪組織經血管神經後方外側清除,即可保護血管神經安全,又可同時顯露胸長神經

方法二、自內而外。

較方法一分離面小,處理淋巴管更清晰。

術中出血

1、皮瓣創面出血

對於菲薄的皮瓣,皮瓣一側出血以滲血為主,注射止血水後,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壓迫即可。電凝需謹慎。

2、穿支出血

胸大肌胸骨附著點是穿支出血的多發區,主要原因是一、過度靠近胸骨切斷,致使血管斷端過短,不好處理。二、切斷時過度牽拉胸大肌,致使血管斷端回縮或直接將血管撕斷。三、鉗夾血管過淺、過晚。四、血管切斷後輕率地採用直接電凝,不但無法有效止血,還可將血管外露部分破壞。

正確的方法為切斷胸大肌止點前,先分離胸大肌與胸壁間隙,將胸大肌向前挑起,自上而下電刀切斷,電刀應一層一層地切斷胸大肌纖維,幾乎每一個肋間都會有一根穿支血管,應提前發現鉗夾後切斷。即使不能先發現,也應該在切破血管,尚未切斷時鉗夾,保證能完整鉗夾血管斷端。

3、胸肌出血

胸肌腱性止點切斷應在靠近止點的腱性部分緩慢電凝切斷,盡量直視下徹底止血。胸大肌劈開部分出血,最好採用縫扎止血。電凝雖然可能暫時止血,但是術後上肢活動肌肉收縮或牽拉會再次出血,而且胸大肌劈開部靠近腋窩間隙,皮膚也很難形成有效壓迫。

4、腋靜脈及分支出血

常見原因是一、粗暴分離撕裂。二、結紮撕裂。三、剪刀誤傷。四、電刀分離。刺激神經後誤傷。五、沿背闊肌向上游離過高。

5、腋尖出血

處理腋尖部淋巴結時,容易出現分離時出血或清除後出血。注意不要將腋尖淋巴結分散清除,應該整塊清除。先分離與胸壁間隙,然後分離腋靜脈前間隙、淋巴結前間隙,不要試圖分離淋巴結上部及尖部間隙,這是血管和淋巴管彙集區,應該結紮切斷。

術後出血

術後出現重新切開處理的出血幾乎都是胸大肌劈開部出血,應該術中謹慎處理。

乳腺癌根治術-----引流

引流管放置應該沒有疑義。需要注意的就是引流管末端不要距腋靜脈太近,也不要位置太靠外。

近幾年我看到越來越多的醫生放置兩條引流,即在胸骨旁另加一條引流。希望可以提高引流效果,特別是對胸大肌斷端出血。

多放一根引流管沒問題,問題是這根引流管的位置正好橫跨張力最高的皮瓣區,對覆蓋在它上面的皮膚形成壓迫,經常出現局部皮膚紅腫,成為術後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這根引流管具有一個圓形的頭部時。而它的作用通過引流量可以看出,主要是預防。如果一定要放,建議將皮下部分剪成斜坡半管狀,凹面反扣在胸壁上,應該會好受一點。

縫合

面對30厘米的切口,你有沒有信心完美的縫合,你會不會擔心縫偏或不對稱。我年輕時曾經使用過一種方法,就是牽拉切口兩端,在接近中點處縫一針,然後是中點、中點、中點------。這樣可以把兩側不對稱的切緣差距平均分攤。不知從哪年開始直接從一頭縫到另一頭。如果你有時間,或者你獲得一次縫合乳腺切口的機會並加以珍惜,你應該做全切口的垂直褥式縫合,你會得到非常有效的鍛煉和一個漂亮的縫合切口。

負壓引流

加壓包紮?負壓引流?或兩者結合?

我基本上傾向於單純負壓引流,如果說加壓包紮可以有更好的壓迫止血效果,我寧願術中多花點心思徹底止血。

接好負壓管後,將皮瓣下的液體吸出,使皮下間隙形成有效負壓非常重要。用手擠壓非常不可靠,應該使用紗布卷,滾動壓迫。滾動方向為切口兩側由外滾向切口,切口上由內下滾向外上。抽液完成後,不要忘了用手指在皮瓣上輕輕敲動,不但可以使皮瓣與胸壁之間貼附更為緊密,而且使皮瓣所受張力更均衡的分布。

關於「乳腺癌根治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