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生物化學/核酸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RFLP)分析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生物化學》 >> 診斷分子生物學基本技術 >> 分子生物學實驗診斷技術 >> 核酸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RFLP)分析
臨床生物化學

臨床生物化學目錄

RFLP分析是限制性內切酶核酸電泳、印跡(blot)技術、探針-雜交技術的綜合應用,多用於臨床遺傳性疾病基因診斷。基本原理是遺傳性疾病多有基因的缺陷,如基因缺失、基因插入、編碼區小範圍核苷酸序列改變或點突變等。前二者可將純化的正常人和病人DNA同時用限制性內切酶切成片段,經電泳分離、印跡、探針雜交等找到目的基因。由於患者基因的缺失或插入,造成被限制性內切酶切開的片段(分子量)大小與正常人發生差異(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使其電泳遷移率發生差異,而達到基因診斷的目的。小區域或點突變,可選用一個限制性內切酶的切點正好在這一變異位置,使切割作用和正常人發生差異(如正常人基因可切斷而患者不能,或反之),達到診斷目的。現在PCR產物經變性為DNA單鏈,用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分離,只要有一個核苷酸發生變異,其電泳遷移率就會改變,進行多態分析(PCR-SSCP)。實際上把基因的異常位置設計在PCR擴增區域內,就能進行多態分析。(圖18-8)

核酸純化→內切酶作用→電泳分離→Southern blot→探針-雜交→顯影,顯色

點突變Eco R1RFL


圖18-8 點突變Eco R1RFL

32 核酸擴增技術 | 核酸一級結構(核苷酸序列sequence)分析 32
關於「臨床生物化學/核酸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RFLP)分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