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灰質

(重定向自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腦: 中央灰質
Cn3nucleus.png
中腦上丘動眼神經層面的橫切面。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是分布在中腦導水管(cerebral aqueduct)周圍的灰色所表示的區域。
Gray710.png
中腦的橫切面.
1. 四疊體
2. 中腦導水管
3. 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
4. 腳間窩
5. 外側溝
6. 黑質
7. 紅核
8. 動眼神經
a. a』 內側丘系 a" 外側丘系 b. 內側縱束. c. 中縫核. d. 顳葉腦橋纖維. e. 內側丘系的一部分,投射到島葉豆狀核 f. 大腦脊髓束. g. 額葉脊髓束.
拉丁文 s. grisea centralis
Gray's subject #188 806
NeuroNames hier-501
MeSH A08.186.211.132.659.822.595
Dorlands/Elsevier s_27/12766787

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英:Periaqueductal gray,簡稱PAG),是聚集在中腦導水管周圍的神經細胞構成的灰質。PAG的已知功能包括對疼痛的下行調控,防衛行為,生殖行為和發聲(Vocalization)功能。

目錄

PAG與疼痛

傳遞溫度和疼痛感覺的上行通路,即脊髓丘腦束(spinothalamic tract),也部分通過脊髓中腦束(spinomesencephalic tract)投射到PAG。

對PAG的電刺激立即導致深度止痛。當前對這一現象的被廣泛接受的解釋成為「疼痛的門控理論」(Gate control theory of pain)。根據這一理論,對PAG的刺激激活其中釋放腦啡肽神經元。這些被激活的神經元使中縫核釋放5-羥色胺5-HT)。5-HT下行到脊髓后角,對位於脊髓II板層(Laminae II)的抑制性中間神經元產生興奮性作用。這些抑制性中間神經元被激活後,進而釋放腦啡肽或強啡肽(dynorphin)(兩種內源性阿片神經遞質)。這些內源性阿片樣神經遞質與上行的C和A-delta纖維上的mu型阿片受體結合,從而阻斷這些纖維向丘腦腹後外側核(VPL)傳遞的疼痛信號。這樣,大腦皮質與疼痛相關的部分(例如前扣帶皮層)也無法收到輸入信號。

PAG與防衛行為

實驗發現,電刺激大鼠的PAG的背側部和外側部可使其引入防衛狀態,表現為行動的凍結,跑動,跳躍,心動加速,血壓升高,以及肌肉張力的增加等。相反地,對PAG的腹後外側部的電刺激使大鼠進入一種鬆弛的鎮靜(quiescence)狀態,以及相伴隨的行動(mobility)的增加。

對PAG腹後外側部的損毀顯著降低有條件凍結行為;對PAG背側的損毀可降低先天性的防衛行為,使動物看上去更為「馴服」。

PAG與生殖行為

PAG的神經元收到內啡肽和阿片止痛劑的興奮性作用。這些神經元與下丘腦腹內側核有聯繫,在雌性動物的求偶行為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PAG與發聲

更多圖片

參考來源

關於「中央灰質」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