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酮類化合物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File:2-Phenyl-1,4-benzopyrone.svg
黃酮類物質的分子結構
黃酮類化合物的分類圖解

黃酮類化合物英語:Flavonoid,又稱類黃酮[1])是指基本母核為2-苯基色原酮化合物,現在則泛指兩個具有酚羥基的苯環通過中央三碳原子相互連接的一系列化合物。他們來自於水果、蔬菜、茶、葡萄酒、種子或是植物根。雖然他們不被認為是維生素,但是在生物體內的反應里,被認為有營養功能,曾被稱為「維生素P」:例如像是抗氧化等或是具有一些抗發炎反應功效。也被認為有抵抗或是減緩腫瘤的形成。

可可亞,特別是一些黑巧克力,內含黃酮類表兒茶素成分[2],其抗氧化能力是紅葡萄酒或是綠茶的二到三倍。表兒茶素也促進血液循環,也被認為有助於對於心臟血管健康。

黃酮類一般被分成五個次群組。

目錄

性質

黃酮類化合物多為黃色結晶體,在紫外光下一般具有熒光。黃酮類化合物一般難溶於水,而易溶於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機溶劑,因其分子中多具有酚羥基,故顯酸性,可溶於鹼性水溶液、吡啶中。[3]

注釋

  1. 但要與「黃酮類」相區分,「黃酮類」只是「黃酮類化合物」大分類中的一個小分類。
  2. 黑巧克力堪稱"超級水果" 富含天然抗氧化劑
  3. 徐珞珊,徐國均等. 中國藥材學(上). 北京: 中國醫學科技出版社. 1996 [2013-12-4] ().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

關於「黃酮類化合物」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