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症候群
A+醫學百科 >> 骨筋膜室症候群 |
又稱急性筋膜間室症候群、骨筋膜間隔區症候群。骨筋膜室是指由骨、骨間膜、肌間隔和深筋膜所構成。骨筋膜室內的肌肉、神經因急性缺血、缺氧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状和體征。多見於前臂掌側和小腿。
病因:
1.骨筋膜室容積驟減
(2)嚴重的局部壓迫:肢體受外來重物或身體自重常時間的壓迫。
2.骨筋膜室內容物體積迅速增大
(1)缺血後組織腫脹:組織缺血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強,液體滲出、組織水腫、體積增大。
(2)損傷、挫傷、擠壓傷、 Ⅱº~Ⅲº燒傷等損傷引起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滲出增加、組織水腫、容積增加。
(3)小腿劇烈運動,如長跑、行軍。
病理:
骨筋膜室的壁堅韌無彈性,當內容物體積增大或室的容積減少,使室內壓力增加,循環受阻,造成室內肌肉、神經缺血、缺氧。因缺血、缺氧毛細血管通透性進一步增強,液體滲出增加,組織水腫嚴重、室內壓力進一步增加,形成惡性循環,如不及時處置將發生:
1.瀕臨缺血性肌攣縮 在嚴重缺血早期,肌肉尚無壞死或少量壞死,若此時立即進行治療,重建血液供應,可避免發生大量肌肉壞死,恢復後不影響肢體的功能。
2.缺血性肌攣縮缺血持續以致有較多的肌肉壞死。此時開始治療,恢復血液供應尚可恢復,但由於肌肉壞死較多,雖經纖維組織修復,但將發生瘢痕攣縮及神經損壞,發生特有的畸形——爪形手、爪形足。
3.壞疽缺血不能糾正,大量肌肉發生壞死,已無法修復,只能截肢否則會發生嚴重併發症,可危及生命。
骨筋膜室症候群是指瀕臨缺血性肌攣縮階段或稍稍重些。
前壁骨筋膜室內組織正常壓力為 12kPa(9mmHg)當壓力升至866kPa(65mmHg),組織內的血循環完全中斷。小腿間定正常壓力為2.0kPa(15mmH),當壓力升至733kPa(55mmHg)時,血循環完全中斷。間室內神經缺血30分鐘,其功能發生異常,缺血12~ 24小時,則發生永久性的功能損壞。間室內肌肉組織缺血2~4小時發生功能改變,缺血8~12小時,則發生永久性損壞(肌壞死)。
肌肉壞死時可釋出大量K+、肌紅蛋白。組織缺血缺氧進行的無氧酵解可產生大量酸性代謝產物。受累組織發生無菌性炎症,在炎症過程中產生大量毒性介質。這些物質當血循環改善以後進入血循環,會引起全身的損害,如休克、心功能障礙、心律紊亂等.
症状和體征
骨筋膜室症候群可有「5P」,即蒼白(Pallor),感覺異常(Paresthesias),無脈(Pulseless),癱瘓(Paralysis)以及拉伸骨筋膜室時產生的疼痛(Pain)。疼痛往往出現在早期,是幾乎所有患者都會產生的症状。對於這種疼痛的描述往往是一種深在的、持續的、不能準確定位的疼痛,有時候與損傷程度不成比例。疼痛在拉伸骨筋膜室內的肌肉群時加重。感覺異常(如針刺感)也是常見的典型症状,是皮神經受累的表現。肢體癱瘓往往發生於病程晚期。觸診可感覺到受累骨筋膜室張力升高明顯。患者通常不會出現「無脈」的表現,因為引起骨筋膜室症候群的壓力一般都低於動脈血壓。
治療
急性骨筋膜室症候群需要急診行筋膜開窗術處理。
關於「骨筋膜室症候群」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