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下頜關節前脫位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下頜骨髁狀突運動時如超越正常限度,脫出關節凹而不能自行回復照位,即為顳下頜關節脫位。臨床上多為前方脫位,可以發生於單側或雙側。顳下頜關節前脫位常因突然張口過大,如大笑、打呵欠、或因張口過久,如作口咽部檢查或手術時,使用開口器過度,使髁狀突脫離了關節凹、移位於關節結構之前而發生脫位。

臨床表現

病員出現下頜運動異常,呈開口狀態而不能閉合。語言不清,唾液外流,咀嚼吞咽困難。下頜前伸、額部下移,面形相應變長。觸診耳屏前可捫到凹陷區。單側前脫位時,下頜微向前伸,頦部中線偏向健側。

治療原則是儘早手法複位,並限制下頜活動兩周左右。手法複位的操作方法:病員低位端坐,頭靠椅背或牆壁,下頜牙咬合面應低於手術者兩臂下垂時的肘關節。術者站於前方,雙手拇指(可包以紗布)向後分別放在兩側下頜磨牙的咬合面上,其餘手指握住下頜體部。複位時囑病員放鬆肌肉,術者兩拇指逐漸用力將下頜骨體後端向下加壓,余指將頦部稍向上抬。當髁狀突下降至低於關節結節平面時,順勢將下頜骨向後推動,髁狀突即可滑回關節凹面複位。複位後立即用頭頜繃帶固定,限制張口活動兩周左右。  

目錄

疾病分類

普通外科  

症状體征

不能閉合及下頜偏位。  

診斷檢查

1.詢問病史,是偶發或經常發生。

2.觀察張口情況,有無不能閉合及下頜偏位。

3.捫診髁狀突是否向前脫位,是單側還是雙側。  

治療方案

1.手法複位要點:①患者低位正坐。②術者雙手拇指用紗布繞纏,置於後牙殆面上,執下頜骨作開頜閉頜活動。③術者雙手用力方向是先將下頜骨向下方壓,然後向後上方送使之複位。④複位時迅速退出拇指,避免咬傷。根據術者的經驗,亦可採用類同的手法複位。

2.如脫位較久,或患者不能合作,則應作局部麻醉,以鬆弛咀嚼肌群,再用上法複位。不易複位者,可給肌肉鬆弛劑。兩側脫位者宜先使一側複位,再使另一側複位。

3.複位後應以包紮法限制張口活動2周。或告知患者嚴格注意避免過大張口。

4.對習慣性脫位者,應作進一步檢查及治療,必要時可行關節結節加高術或其他有關外科手術治療。  

用藥安全

複位後,應以包紮限制張口活動兩周。並告知患者嚴格注意避免過大張口。

關於「顳下頜關節前脫位」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