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甲乙經/卷十一/五氣溢發消渴黃癉第六
醫學電子書 >> 《針灸甲乙經》 >> 卷十一 >> 五氣溢發消渴黃癉第六 |
針灸甲乙經 |
|
黃帝問曰∶人之善病消癉者,何以候之?岐伯對曰∶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夫柔弱者必剛強,剛強多怒,柔者易傷也。此人薄皮膚而目堅固以深者,長衡直揚,其心剛,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血氣逆留(《太素》作留積),腹皮充脹(《太素》作髖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渴,故為消癉,此言其剛暴而肌肉弱者也。面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癉也。安臥小便黃赤,脈小而澀者,不嗜食。曰∶有病口甘者,病名曰何,何以得之?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美而多食甘肥,肥令人內熱,甘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癉(《素問》作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凡治消癉,治偏枯、厥氣逆滿,肥貴人則膏粱之病也。鬲塞閉絕,上下不通,暴憂之病也。消癉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絕小堅,病久不可治也。曰∶熱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石藥發疽(《素問》作癉),芳草發狂。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願聞其說?曰∶夫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夫熱氣悍,藥氣亦然,二者相遇,恐內傷脾,脾者土也而惡木,服此藥也,至甲乙日當愈甚(《素問》作當更論)。癉成為消中。
黃癉,(《千金》雲∶腹滿不欲食)刺脊中,黃癉善欠,脅下滿欲吐(《千金》雲∶身重不能動),脾俞主之。消渴身熱,面赤(《千金》作目)黃,意舍主之。消渴嗜飲,承漿主之。
腕骨主之。黃癉熱中善渴,太沖主之。身黃時有微熱,不嗜食,膝內內踝前痛,少氣,身體重,中封主之。消癉,善喘,氣塞喉咽而不能言,手足清,溺黃,大便難,嗌中腫痛,唾血,口中熱,唾如膠,太溪主之。消渴黃癉,足一寒一熱,舌縱煩滿,然谷主之。陰氣不足,熱中消谷善飢,腹熱身煩狂言,三里主之。
足太陰厥脈病發溏泄下痢第五 | 動作失度內外傷發崩中瘀血嘔血唾血第七 |
關於「針灸甲乙經/卷十一/五氣溢發消渴黃癉第六」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