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甲乙經/卷九/邪在心膽及諸臟腑發悲恐太息口苦不樂及驚第五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針灸甲乙經》 >> 卷九 >> 邪在心膽及諸臟腑發悲恐太息口苦不樂及驚第五
針灸甲乙經

針灸甲乙經目錄

黃帝問曰∶有口苦陽陵泉,口苦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對曰∶病名曰膽癉。夫膽者,中精之腑(《素問》無此句),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此人者,數謀慮不決,膽(《素問》下有虛字)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在陰陽十二官相使中。


善怒而欲食,言益少,刺足太陰。怒而多言,刺足少陰(《太素》作少陽)。短氣心痹,悲怒逆氣,怒,狂易,魚際主之。心痛善悲,厥逆,懸心如飢之狀,心淡淡而驚,大陵間使,面盡熱,渴,行間主之。脾虛令人病寒不樂,好太息,商丘主之。色蒼蒼然,太息,如將死狀,振寒搜白,便難,中封主之。心如懸,哀而亂,善恐,嗌內腫,心惕惕恐,如人將捕之,多HT 出,喘,少氣,吸吸不足以息,然谷主之。驚,善悲不樂,如墮墜,汗不出,面塵黑,病飲不欲食,照海主之。膽眩寒厥,手臂痛,善驚忘言,面赤泣出,腋門主之。大驚乳痛,梁丘主之。


邪在心,則病心痛,善悲,時眩仆,視有餘不足而調其俞。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水(《靈樞》作宿汁),心下淡淡,善恐,如人將捕之,嗌中 然,數咳唾,候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汁,故曰嘔膽,取三里以下。胃逆,則刺足少陽血絡以閉膽逆,調其虛實以去其邪。





32 肝受病及衛氣留積發胸脅滿痛第四 | 脾受病發四肢不用第六 32
關於「針灸甲乙經/卷九/邪在心膽及諸臟腑發悲恐太息口苦不樂及驚第五」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