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麥

(重定向自裸麦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黑麥能製成黑麥麵粉,富有營養,含澱粉、脂肪和蛋白質維生素B和磷、鉀等。因蛋白質彈性較差常與小麥摻合做成黑麵包,亦可用來釀油、釀酒、飼養家畜。稈還作編帽和造紙之用。但黑麥子房較易感染麥角菌,形成有毒的麥角。黑麥葉量大,莖稈柔軟,營養豐富,適口性好,是牛、羊、馬的優質飼草。

目錄

形態特徵

名稱

黑麥  

英文名

Secale cereale L  

簡介

rye

一種穀類作物,穗狀花序,小穗2至多個,果含一粒種子。學名為Secale cereale。黑麥栽培可能在西

黑麥

元前6500年源於西南亞,以後向西經巴爾幹半島遍及歐洲。現廣泛種植於歐洲、亞洲和北美。黑麥適應於其他穀類不適宜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在高海拔地區生長良好。在所有小粒穀物中,其抗寒力最強,生長範圍可至北極圈。黑麥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含少量蛋白、鉀和B族維生素。主要用做麵包,以及作為飼料和牧草。除小麥外,黑麥是唯一適合做麵包的穀類,但缺乏彈性,常同小麥粉混合使用。因黑麥粉顏色發黑,全部用黑麥粉做的麵包稱黑麵包。黑麥也用制酒精飲料。用飼牲畜時常與其他飼料合用。其堅韌的纖維質麥稈很少用作飼草,多用作墊草,以及作為屋頂、床墊、草帽和造紙原料。也栽培作為綠肥。俄羅斯和烏克蘭約佔世界產量的1/3,其他主產國是波蘭、德國、阿根廷、土耳其和美國。  

植株形態

黑麥為禾本科黑麥屬一年生草本。稈直立,株高0.7~1.5米。葉鞘無毛,葉舌近膜質,長約1毫米;葉片扁平,長5~30厘米,寬5~8毫米。穗狀花序頂生,緊密,長5~12厘米,寬10毫米;小穗長約15毫米,含2~3小花,下部小花結實,頂生小花不育,穎果。 黑麥是所於禾本科一年生栽培穀物。稈直立,分櫱多,成熟期不一。葉片線形扁平。穗狀花序細長。小穗含3~5花,單生於穗軸各節;穎片狹窄呈錐狀,具1脈;外稃粗糙具脊,頂端有長芝;雄蕊3,具伸長的花絲和花藥;雌蕊柱頭外露,異花傳粉;穎果狹長圓形,淡褐色,腹面具縱溝,成熟後與內、外稃分離。  

生長習性

黑麥喜冷涼氣候。有冬性和春性兩種,在高寒地區只能種春黑麥,溫暖地區兩種都可以種植。黑麥的抗寒性強,它能忍受-25℃的低溫,有雪時能在-37℃低溫下越冬,它不耐高溫和濕澇。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沙壤土生長良好,不耐鹽鹼。黑麥耐貧瘠但土壤養分充足產量高,質量好,再生快。黑麥再生能力較強,在孕穗期刈割,再生草仍可抽穗結實,據北京長陽農場實驗,孕穗期刈割,再生草佔總產量的50%,而抽穗後刈割,其再生草的產量僅佔總產草量的10%。黑麥的全生育期要求積溫達到2100~2500℃左右。不同品種之間有差異。  

來源與分布

黑麥屬有12種,分布於歐亞大陸的溫寒帶。栽培黑麥可能是從野生山黑麥等種類演化而來,具有耐

野黑麥

寒、抗旱、抗貧瘠的特性。它的分布範圍北可達北緯48°~49°。蘇聯黑麥栽培面積最大,產量佔世界黑麥總量的45%,其次是德國、波蘭、法國、西班牙、奧地利、丹麥、美國、阿根廷和加拿大。中國較少,分布在黑龍江、內蒙古和青海、西藏等高寒地區與高海拔山地。  

飼用價值及利用技術

黑麥能製成黑麥麵粉,富有營養,含澱粉、脂肪和蛋白質、維生素B和磷、鉀等,因蛋白質彈性較差常與小麥摻合做成黑麵包,亦可用來釀油、釀酒、飼養家畜。稈還作編帽和造紙之用。但黑麥子房較易感染麥角菌,形成有毒的麥角。 黑麥與小麥的親緣關係比較近,並且容易形成屬間雜種,現已將六倍體小麥與2倍體黑麥雜交成功,育成了八倍體小黑麥屬,該屬是在小麥異源多倍體的基礎上不斷向前發展,獲得了抗寒、抗病、穗大粒多等好的經濟性狀。

黑麥葉量大,莖稈柔軟,營養豐富,適口性好,是牛、羊、馬的優質飼草。據北京對冬牧70黑麥營養成分的分析,莖葉粗蛋白質含量以孕穗初期最高,隨生育進程發展,逐漸下降,而粗纖維則逐漸升高。若以收乾草為目的,最佳收割期以抽穗始期為宜,此時曬制乾草每畝可獲得干物質327千克,粗蛋白質48.1千克。如以該期的粗蛋白質為100%,孕穗後期為78.7%,拔節期為20%。據測定黑麥籽粒含鐵100毫克/千克、銅6.4毫克/千克、錳60.0毫克/千克、鋅30毫克/千克、硫胺素0.6毫克/千克、核黃素1.5毫克/千克。微量元素較為豐富。黑麥的消化率也較高。黑麥籽粒是豬、雞、牛、馬的精料,黑麥莖葉是牛、羊的優良飼草。近幾年城市奶牛業發展較快,北方廣泛用黑麥做青飼、青貯,效果很好。黑麥汁含有人體每日需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並添加天然水果果糖,飲用後有飽肚感覺,可以作營養瘦身的代餐。黑麥汁特有活生生的酵母菌可幫助消化,是老少咸宜的最佳養生飲品。  

栽培技術

在華北及其他較溫暖地區,黑麥一般為玉米、高粱、穀子、大豆的後作。前茬作物收割後,用圓盤耙

小黑麥

滅茬,然後施有機肥,耕翻,鎮壓。9月下旬播種,行距15~20厘米,播種量10~12.5千克/畝。播種後6~7天出苗,對漏播的田邊、地角進行補播。11月下旬灌冬水。12月下旬再鎮壓一次,使灌水後的土壤裂縫彌合,有利幼苗越冬。翌年3月中旬返青,此時灌水、施肥(每畝施硫銨15千克)。4月下旬拔節時再施肥、灌水,5月上旬孕穗初期即可刈割利用。若收種子,6月下旬種子成熟。作為青貯或調製乾草在抽穗時刈割。西北、東北的高寒地區只能春播,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種。  

常見病蟲害

常見病害

禾草葉鏽病、禾草稈鏽病、禾草稈黑粉病、禾草細菌性條斑病、禾草雀麥花葉病毒病

黑麥

  

常見牧草蟲害

亞洲飛蝗、寬須蟻蝗、小翅雛蝗、狹翅雛蝗、西伯利亞蝗、草原毛蟲類、義大利蝗、蠐螬螻蛄類、金針蟲類、小地老虎、黃地老虎、大地老虎、白邊地老虎、大墊尖翅蝗、小麥皮薊馬、麥穗夜蛾、跳甲類、赤須盲蝽、葉蟬類、粟莖跳甲    

關於「黑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給黑麥條目的留言

--140.120.101.165 2014年12月17日 (三) 12:05 (CST)

留言:請問這些相關資料是從哪裡蒐集的,方便告知一下這些文獻的出處嗎? 謝謝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