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內翻切骨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膝內、外翻畸形嚴重,兩下肢伸直,兩膝相碰時,單側外翻畸形者兩踝間距在5cm以上,雙側畸形在10cm以上;或兩踝相碰,單側內翻畸形兩膝間距>5cm;雙側畸形的>10cm以上,引起行走困難或膝關節疼痛者均應施行切骨矯形術。  

目錄

術前準備

1.判斷畸形的主要部位 術前需要判斷膝內、外翻主要是脛骨還是股骨的畸形所引起。如以股骨畸形為主,應行股骨切骨術;如以脛骨為主,則應行脛骨切骨術。少數嚴重畸形者,股、脛骨均有明顯畸形,則二者應先後施行切骨術,間隔8周左右。簡單有效的判斷方法是在X線透視下觀察整個下肢,以判斷畸形的主要部位。

2.測切骨部位與切骨角度 以骨畸形為主者攝一包括畸形骨及其上、下兩個關節,以關節畸形為主者攝包括該關節及其上、下兩骨的大部分的X線片,以決定切骨部位。

股骨下段畸形:先劃一膝關節的平麵線AB,在其中點作一垂直線CD(即正常力線),再作一股骨幹的縱軸線EF,CD與EF線的夾角即為需要糾正的角度,也就是需要楔形切除骨質的頂角(或是直線形切骨矯形中施行楔形植骨的頂角)圖1。切骨平面A'B'(即AB的平行線)應選在CD線與EF線的交叉點最為理想。愈近關節,矯正愈準確,但應與骨骺線有一定距離,並留出鋼板固定的部位,以免傷及骨骺。一般選在干骺端適當部位。再作EF的垂線GH,與A'B'相交於股骨外側皮質,兩線夾角的楔形骨質即為需切除的骨質。

脛骨畸形:先作脛骨上、下骨骺的平麵線AB、GH,在骨骺的中點作垂直於各骨骺平麵線的垂線CD、EF,其交點即為切骨的平面,其夾角即為需要糾正的角度圖2。

3.楔形切骨或楔形植骨的選擇 楔形切骨,即按設計切除一塊楔形的骨質,矯正畸形和恢復正常力線後兩骨端可以密切對合;楔形植骨,即作直線形切骨,按設計矯正畸形後,骨斷端間形成楔形缺損,另以骨塊移植充填。二者各有其優缺點:楔形切骨後,肢體稍有短縮,但不癒合的機會極少;而楔形植骨後,肢體稍有增長,但癒合時間較長,有可能不癒合。臨床上一般多用楔形切除術。除非軀幹與下肢相比顯得下肢短,或比對側下肢短縮較多,且肢體畸形不重,預計切骨後骨缺損不太大者,可用楔形植骨術。  

麻醉

成人一般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兒童用基礎麻醉骶管麻醉。  

手術步驟

1.體位 仰臥位,大腿上部環置充氣止血帶

2.切口、顯露 在脛骨前內側作長約5cm的縱切口,直接切至骨膜。自骨膜下剝離脛骨,用撬骨板扳開並保護周圍軟組織。

3.切骨矯正 按事先計劃的切骨平面,用手搖鑽鑽一排孔,再用骨刀自內向外將脛骨橫行鑿開(外側皮質不要鑿斷)。如畸形嚴重,應在小腿外側上1/3另作小切口將腓骨斜形鑿斷,然後手法扳正畸形(以髂前上棘至 趾和第2趾間的連線通過髕骨中點為準),使在脛骨內側形成楔形缺損;用取自髂骨的楔形骨塊緊緊嵌入,並填滿缺損圖3。逐漸鬆開手法扳正的力量,如檢查畸形矯正滿意,即可鬆開止血帶止血後,逐層縫合,用前、後長腿石膏外固定。石膏固定前,應檢查足背動脈搏動情況。有時切骨後肢體增長,可能牽伸動脈,以致肢體血運不佳,甚至引起壞死。  

術中注意事項

1.正常股骨與脛骨軸線並非在一直線,而是稍呈外翻。膝內翻畸形的內側軟組織攣縮,易使畸形複發,故膝內翻切骨時,必須過度矯正5°左右。

2.缺損處不能全用松質骨碎骨填充。脛骨斷面內緣受壓力最大,應該用整塊髂骨(包括內、外骨板),以免軟組織攣縮將松質骨壓扁而再發生畸形;殘餘缺損處可用松質骨碎塊填滿。  

術後處理

術後注意肢體血運。早期攝X線片,觀察對位及畸形矯正情況。如有剩餘畸形,可用手法矯正,另行石膏外固定。10~14日後拆線。一般石膏外固定的時間,成人約10~12周;兒童約6~8周。

關於「膝內翻切骨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