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部脂肪疝
A+醫學百科 >> 腰骶部脂肪疝 |
本病多見於中年以後肥胖的婦女,絕大部分有生產史,另有部分患者可合併有下肢靜脈曲張、子宮脫垂、股疝等疾病。
目錄 |
腰骶部脂肪疝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脂肪由深筋膜的血管和末梢神經孔道中疝出,疝頸處由於卡壓而致病。
(二)發病機制
本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骶髂關節後方及兩側的深筋膜有許多神經末梢支伴有血管穿出的孔道,其深部的脂肪可經此疝出,疝頸處由於卡壓、缺血而發生局部炎性反應,併產生疼痛。
腰骶部脂肪疝的症状
主要以患側腰骶部疼痛為特點,多為脹痛、酸痛和隱痛,一般不嚴重,但影響步行;因骶髂關節後方有腰骶神經後支及臀上神經皮支,受刺激時可有大腿後方的感應痛,但不超過膕部。在骶髂部皮下捫診可觸到圓形腫物,多數為0.5~1.5cm大小,數量一個或幾個,略有彈性,呈彈力性硬感,用力按壓局部可引起疼痛及感應痛。局部封閉後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
依據病史、主訴及體檢,一般不難診斷。
腰骶部脂肪疝的診斷
腰骶部脂肪疝的檢查化驗
X線檢查,無陽性發現。
腰骶部脂肪疝的鑒別診斷
但查體應仔細,尤其對肥胖體型患者,觸診多不清楚,應仔細觸診,並注意鑒別有無腰部其他疾病存在。硬結基底部封閉可使腰痛症状緩解,對鑒別診斷具有一定意義。
腰骶部脂肪疝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治療
以消除及緩解腰腿痛症状為主。對病程短、症状較輕、腫物較小的患者先行局部封閉等保守治療大多有效,甚至可使症状完全消失。但對保守治療失敗者,或症状較重、反覆發作或腫塊數量多且體積較大者,可手術治療。
局部麻醉下、小切口,先將疝環切開,松解卡壓的神經、血管,將穿出的神經皮支及血管束切斷,並於切口兩側對淺筋膜和深筋膜間隙加以游離,如此可降低術後複發率。
(二)預後
一般預後良好。
參看
出自A+醫學百科 「腰骶部脂肪疝」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8%85%B0%E9%AA%B6%E9%83%A8%E8%84%82%E8%82%AA%E7%96%9D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腰骶部脂肪疝」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