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敏感性障礙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社交敏感性障礙,是一種在他人面前感到不自在和受壓抑、避免與他人接觸的傾向,總體上屬於內向性的偏差行為。社交障礙的學生表現得很羞怯,經常以一種過度的敏感迅速逃避可能接觸的人際情境,以免自己受到任何潛在的批評和由此造成的屈辱和不安。他們恐懼面對社交情境,恐懼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恐懼被人拒絕、受人冷落,恐懼親密的接觸。給兒童青少年的成長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難於結交新朋友,無法與人共享親密與關懷;難於與人作有效的溝通,因而妨礙自己意見的表達與自身權益的維護;容易引起他人的誤會,妨礙他人對自己的正確評估,因為社交障礙學生總是給人一個不友善、不信任、不坦誠、缺少熱情的印象,使得他人很難了解他的真實能力;由此又形成或加強了自己的沮喪、孤僻、自卑的個性。

目錄

社交敏感性障礙的原因

主要是後天習得的,也有遺傳與體質上的原因。社交退縮兒童比較溫順、膽小,對新事物缺乏探索精神。早期沒有形成安全型依戀,對日後的人際交往也會帶來負面影響。有的孩子或體弱多病,或有某些缺陷障礙,缺乏自信,不敢與人交往,從而失去社交技能練習的機會,惡性循環,導致退縮。父母離異,家庭穩定性下降,人際氛圍緊張;父母對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關心,拒絕、限制多,期望要求高;或者對子女過分保護與放縱,使孩子依賴性強,獨立性差,不被同伴接受,容易體驗挫折;父母本身社交接觸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兒童的交往機會等,都與兒童社交退縮的形成發展有關。孩子入學後,教師的否定評價、公開的申斥和羞辱、連續的懲罰,損害了他們的自尊心,也會增強兒童的社交退縮傾向。

社交敏感性障礙的診斷

1.反覆出現拒絕上學的現象

2.中途輟學

3.與朋友不和

4.自我評價過低

5.酗酒和亂服藥物

6.對學校等活動場所的不適應

7.長大後,社交焦慮障礙的延續

可根據以上特點進行判斷和診察。

社交敏感性障礙的鑒別診斷

社交敏感性障礙的鑒別診斷:

1、孤獨症兒童孤獨症過去稱為嬰兒孤獨症(infantile autism)、兒童自閉症,與兒童感知、語言和思維、情感、動作以及社交等多個領域的心理活動有關,屬於發育障礙。在分類學上目前歸於心理發育障礙範疇,稱為廣泛發育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其患病率據西方報導約為兒童的4~10/萬。我國過去報導極少,近年逐漸增加。男孩多見(男∶女約為5∶1)。本病病因未明。雙生兒研究提示在單卵雙生兒中同病率高於雙卵者。腦電圖及腦影像檢查均有較高的異常率,但不具特異性。神經系統軟體征也較多。某些疾病,例如脆性X染色體症候群患者並發孤獨症症状者也較多。孤獨症最早的發病率報導為2-4/萬。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男孩明顯多於女該,男:女的為4:1.我國尚無流行病學調查

2、選擇性緘默症:選擇性緘默症是一個精神障礙,(Selective Mutism,SM)是以患兒在某些需要言語交流的場合(如學校,有陌生人或人多的環境等)持久地「拒絕」說話,而在其他場合言語正常為特徵的一種臨床症候群。患兒在家中往往能正常主動說話,但在學校「拒絕」同老師或同學說話。中國人性格較為內向,兒童在開始上幼兒園或小學時不說話,往往易被性格內向和害羞等理由而忽略,造成患兒不能及時發現和醫治。多在3~5歲起病,女孩比較多見。患者在某些特定場合因為焦慮或極度害羞,即使能夠說話也不敢開口說話。隨著社會壓力增加、社會矛盾增多、社會流動性加大、家庭問題和家庭矛盾增多,引發SM的因素增多,國內SM患兒不但存在,還有增多趨勢。

1.反覆出現拒絕上學的現象

2.中途輟學

3.與朋友不和

4.自我評價過低

5.酗酒和亂服藥物

6.對學校等活動場所的不適應

7.長大後,社交焦慮障礙的延續

可根據以上特點進行判斷和診察。

社交敏感性障礙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研究發現,兒童社會技能的發展與遺傳、母子關係、孩子在家庭中的出生順序、家庭的文化與教育背景等有密切關係。那麼,在家庭教育中,怎樣才能培養兒童的社會交往技能呢?

首先,要為這類孩子創造一個開放式的家庭環境,如果家長能在孩子社會交際處於萌芽階段時,不失時機地提供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和人際交往體驗,就可以預防孩子出現社交性退縮。倘若孩子對社交已有了畏懼情緒,家長要鼓勵孩子勇敢地走出去,與同伴交往,而不能遷就他,把孩子禁錮在家裡。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3歲後就開始有交往的願望,這也預示著他們交往心理的萌芽。他們強烈希望與同齡人交流溝通,僅僅和成年人特別是單單與父母交往,已經不能滿足此階段交往的社會需求了。此時,就要讓孩子儘早參與集體生活。如果將孩子及時送入幼兒園,在集體生活中滿足他們交往的願望,可以使孩子的交際能力獲得良好發展。

第二,要經常向孩子提供好的榜樣。關於家庭教育方式的許多研究發現,如果家長熱情而態度鮮明地要求孩子遵守社會禮節所要求的各種規則,他們就往往能教育出懂規矩、善於和別人交往的孩子;相反,那些不大向孩子提要求、縱容孩子的家長,培養出的孩子往往是攻擊性強、不受同伴歡迎的孩子,他們對別人提出的要求常採取對抗的態度。有的研究還表明,對孩子過於保護的母親培養出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在和成人打交道時表現得非常善於交際,但他們在周圍同伴中常顯得不安和拘束。因此,對孩子過分保護並不是一種可取的教育方法。

有研究者做了這樣的實驗,讓一名善於交際的孩子充當模特,向那些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的孩子演示各種社會技能,如對別人微笑、分享行為、發起積極的身體接觸、給以口頭讚許等,結果,這種方法有效地增加了模特所演示的各種行為。研究者還發現,榜樣與兒童越相似,效果就越好(例如充當榜樣的孩子起先也是內向、退縮的孩子);對榜樣演示的行為當場作出評價,提醒孩子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也會增強榜樣演示的效果。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看電視、孩子跟別人一起玩等機會,發現這種榜樣,向孩子作解釋。

第三,經常性的訓練非常必要。有些社會交往技能是必須「教給」的,如怎樣參與到別人的遊戲活動中去,怎樣對同伴的友善行為作出回報,怎樣與同伴分享食物、玩具,怎樣給予同伴關心、幫助和同情,在這些時候應該說什麼話,做出什麼樣的表情和動作,經常向孩子講述這些,比單純讓孩子模仿別人效果要好得多。

比口頭講述更好的一種方法是角色扮演。上面提到的讓孩子「扮演」孔融的角色就是一例。國外有人做了這樣一項實驗,為了幫助學前兒童對一些社會問題作出解釋和評價,讓兒童在一個由木偶組成的情境中扮演角色,讓他解釋參與到一場衝突中去的心情展開討論。結果發現,兒童接受訓練的時間越長,他們作出的攻擊性的解釋就越少;而且,由於他們開始能夠考慮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他們在同伴中的表現也有明顯改進。

第四,家長應該注意多表揚那些符合社會期望的「好行為」,如合作與分享行為,而不鼓勵孩子那些「不好的行為」,如攻擊性和獨自遊戲、目中無人等。我國古代著名的「孔融讓梨」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當家裡吃好吃的東西時,可以讓孩子充當分東西的角色;當孩子有機會與別的孩子一起玩時,鼓勵孩子想到別人,把玩具分給別人,等等。

第五,向兒童精神保健方面的專家進行諮詢。專家們會幫助我們弄清那些症状是社交焦慮障礙所致、還是起因於其他條件和狀況。尋找在治療和訓練社交焦慮障礙兒童和青少年患者方面取得業績、並且能夠進行認知行為療法行為療法藥物療法的專家(註:美國很多州允許臨床心理士在獲得博士學位後,具有850小時以上的培訓經驗的條件下開處方)。或者尋找曾協助具有同樣治療經驗的精神衛生專家實施過治療的內科醫生。

參看

關於「社交敏感性障礙」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