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給藥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每個人生中都可能會有看病用藥的經歷,在用藥的途徑上,最常見的莫過於口服,也就是「吃藥」。其次是注射,即「打針」,包括靜脈注射肌肉皮下注射。其他給藥方法還有經鼻吸入、舌下含服、皮膚塗敷或貼劑滴眼液或塗眼膏、滴耳滴鼻液。新近發展的還有皮下植入的給藥途徑。另外一種給藥的方法,栓劑灌腸劑經直腸給藥,對人們來說可能有一定陌生感。 有些便秘的病人常用甘油栓開塞露肛門塞入直腸給藥以治療便秘,這是一種常見的直腸給藥方法。直腸給藥可用於局部治療或全身治療。局部治療主要是當直腸乙狀結腸局部有病變時,給予栓劑或灌腸劑,使局部藥物濃度提高,維持時間較久,可明顯提高療效。全身治療則主要用於病人口服困難,藥物對胃腸有刺激性或易受消化液及肝臟作用而分解失活等情況。 人的直腸約長20厘米,血流供應較充分,血管分布有其特殊性,圍繞在結腸及直腸周圍的直腸下靜脈連接髂內靜脈,從而繞過肝臟,直腸上靜脈與通往肝臟的門靜脈相連。直腸給藥時,有一半以上(50%~80%)的藥物吸收後直接進入大循環,而淋巴循環也有助於吸收經直腸所給的藥物,使被吸收的藥物避開肝臟。栓劑由藥物和基質混合製成,常呈圓錐形、圓柱形或魚雷形,長約3~4厘米,有適當的硬度,其溶點接近體溫,這樣塞入直腸後在體溫下被溶化、軟化或溶解在直腸液中,藥物分散在直腸黏膜表面而被吸收。 直腸吸收主要適用於在直腸能較多地被吸收且無刺激性的藥物。有些藥物栓劑的直腸吸收較好,如解痙藥、鎮靜藥、鎮痛藥、抗菌藥及抗癌藥等。一些藥物溶液製成灌腸劑後也有較好的直腸吸收,如有研究表明,治療兒童支氣管炎時用茶鹼溶液保留灌腸有較滿意的效果。在治療小兒高熱驚厥時,可使用水合氯醛溶液灌腸,起效快,效果好。 目前栓劑直腸給藥在臨床上更多的是用於局部治療,通過藥物的收斂、通便、止痛、抗炎、殺蟲等作用,治療直腸或左半結腸的病變。

關於「直腸給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